
专题:取经归来谋发展
十堰日报评论员
市委工作会议全面启动四项重点工作,勾勒了“一核多支点”的发展新格局。推动重点工作,实现宏伟蓝图,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能力,是时代最为鲜明的特征。它要求我们思想再解放,观念再更新,用超常规的思维谋发展,用超常规的思路抓发展,用超常规的举措促发展,不断闯出新路子,实现新跨越。实践雄辩地证明,任何一项事业,坚持创新则兴,因循守旧则衰。我们今天取得的辉煌成就,无不是创新发展的结晶。当前,十堰已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各级领导干部惟有带头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才能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开创十堰发展的新局面。
会创新,必须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尊新必成,守旧必亡。”缺乏创新,事业就会停滞不前;没有创新,工作就会一潭死水。推进四项重点工作千头万绪,要想得到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就必须求创新、求突破。因此,作为领导干部务必要树立不进则退的思想,将“整天想着去发展”根植于头脑之中,切实增强创新意识,以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见微知著发现机遇,矢志不移发掘机遇,雷厉风行抓住机遇,科学务实用好机遇,善于用新理念来提出新思路,用新举措来应对新情况,用新办法来解决新问题,努力使工作实现新发展。
会创新,必须始终做到博学勤思。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是创新必不可少的基础。见多才能识广,厚积才能薄发,博学勤思才能找到创新的智慧源泉。博学,就是要不断向书本、向前人、向群众、向实践学习,力求知识更多一些,理念更高一些,视野更阔一些,思路更多一些,本领更强一些,跳出十堰看十堰,创新举措促发展。勤思就是工作中要勤动脑,多思考,善于创新思维方式,打破陈规,冲破束缚,扩展思维的空间范围,进行全方位的观察与思考,形成立体思维网络。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通过勤思善于去想别人所未想、求别人所未求、做别人所未做的事情,不断推动工作提质、提速、提效。
会创新,必须树立坚忍不拔的勇气。“英以其聪谋始,以其明见机,待雄之胆行之。”创新的时机抓住了,思路谋划好了,还要具有胆略去实施。邓小平在南巡讲话时说过,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就走不出一条好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没有现成的模式,没有现成的经验,我们如何进行“全域统筹”?如何实现“多点支撑”?规划如何才能高于、优于、雅于周边地区?这就需要有胆有识,敢为人先,超前思维,大胆探索,果断决策,开拓新路。
会创新,必须注重细节。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创新要求领导干部要常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心态,时时刻刻把工作想细、做细。要增强对创新工作中细节的“洞察力”。任何一项创新工作都包含着无数的细节,要把某件事情做好,在战略上要举重若轻,在战术上则要举轻若重。要增强对创新工作中细节的“执行力”。一个创新工作的成败,不仅仅取决于方案的完美无缺,更在于执行。要增强对创新工作中细节的“监督力”。一项创新工作一旦确定,就要迅速地分解立项,不失时机地抓紧督办,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促进和推动创新工作迅速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