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只要当干部都要上党校,只要上党校都要写党性分析报告。如何把党性分析报告“写出彩”,余爱民给我们提供了一篇“绝对不一样的范文”。
他的这份报告,一直是湖北省委党校学员的经典样本,从来都不过时。当时湖北省委党校是把他的这份报告全文刊发在党校校报《干部教育报》头版几乎整版,报眼上还加了党校校长写的编前话,并向中央党校领导作了呈报。所有上过党校、正在上党校、准备上党校的干部们都可学习借鉴。
党性锻炼是共产党员终其一生自觉完成的灵魂工程。胡锦涛同志要求党校要充分发挥促进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作用。省委党校对学员的党性锻炼抓得很紧、抓得很实、抓得很有效。我的学习体会是,党校学习确实是党性锻炼的好机会――我以此为题汇报几点体会。
一、党校学习是理论学习的好机会
党性建立在理论品性上,党性修养首先是理论修养,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党性修养就没有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党性修养就失去了灵魂。我十分高兴参加这次党校学习,报到的时候还写了这样一首“顺口溜”:参加工作几十年,喜到党校当学员。千头万绪全放下,一心一意搞学研。党性人性同修养,理论实践紧相联。万里航程须加油,革命不可缺本钱。我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理论学习机会,每天睡觉前作两个检查:一是学了什么?二是收获了什么?
学了什么?我要学的太多了。我在省委政研室工作,那是为省委当参谋出主意的地方,照说那里的干部都应该是理论水平比较高的,但我例外。我很长时间在基层工作,当过农民,当过村干部、乡干部、县市机关干部,2006年从监利县委办公室有些“破格”地调到省里来,至今干过五个层级十四个工作岗位,工作变换频繁,可想而知,对于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是缺乏的。这一次还真是“老贫农进了大餐馆”,好好地饱尝了一桌理论大餐。我比较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党的执政基础、党内民主、党的领导干部培养和选拔、党的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当代世界政党及执政规律等重大理论问题,还有湖北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台湾问题、民族宗教问题等等。一时间“狼吞虎咽”,有待回去像“牛吃草后再反刍”一样慢慢消化。
收获了什么?往大处说,有“四信更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更坚定,对社会主义信念更坚定,对中国共产党信任更坚定,对改革开放信心更坚定。具体说,有“四个更”,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了更深的认识,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准确的把握,对四中全会精神有了更全面的领会。结合实际看,对“五情”有了进一步的明确,即进一步明确了世情、国情、党情、省情、农情(我是做农村工作的);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五惑”的问题,即理论上疑惑的问题,实践中困惑的问题,生活中迷惑的问题,物质上诱惑的问题,舆情上盅惑的问题;比较接近“六真”的效果,即真学、真懂、真信、真讲、真写、真做。用一句形象的说法是,理论学习让我多了像“白天做事看太阳、晚上走路看月亮”一样的方位感和方向感,少了“盲人骑瞎马”的恐惧感、危机感和“盲人摸象”的模糊性、片面性。学习时间不长,理论进步不小,思想受益匪浅。
二、党校学习是工作思考的好机会
党性锻炼要体现在工作中,要落脚在工作中,要促进工作出成果。秋季班党校学习,正赶上一年工作总结时候。党校学习的安静环境,更能让我们把工作上的事情认真进行梳理,而这种梳理多了一些理论思想的指引,多了一些领导老师的指导,多了一些学员朋友的参照,多了一些“跳出来”的冷静和清醒。在这段时间里,我想了三个问题。
我该为党做什么?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党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选择,党的安排就是我们的应该。我们不能选我所爱,但我们要做到爱党所选。特别是要从党给我们的选择中找准定位,定位准确,才能发挥充分。我从基层调来,该如何给自己的工作和能力定位呢?我给自己出了个课题叫做“在解决农村问题、制定农村政策中发挥来自农村基层工作者的作用”。我作过两个分析,一是从亲身参与的农村工作实践看,基层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存在哪些问题;二是从基层操作的角度看,上头制定农村政策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就这样上下对照,我试着确定属于我的工作坐标。我把它定位成这么四句话: “真一些反映基层问题,实一些服务基层工作,深一些调查基层情况,活一些撰写基层报告”。其实有个村支书送我8个字就特准确:省委参谋、农民代表。
我在为党做什么?农村有句俗话,要做一个明白人。前天晚上听高占祥先生在电视里讲文化力,讲到四句话:大事明白,小事明白――少;大事明白,小事糊涂――高;大事糊涂,小事明白――糟;大事糊涂,小事糊涂――焦(烧糊了)。我认为,生活上的事可以糊涂一些,工作上的事应该明白一些。我在省委政研室农村处工作,主做三农调查。那么,我对这项工作有多少了解和认识。这段时间,包括党校学习期间,我对“省情农情”’作了一些总结性思考。我对省情再认识,写了《再识湖北省情实行科学发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我对湖北农村改革发展全面总结,参与写了《湖北农村改革发展报告》;我对湖北农业全面反思,参与编著《湖北农业再认识》;我对湖北新农村建设全面调查,写了《湖北新农村建设十条建议》;我对仙洪试验区反复调研,写了20多篇调研报告,编了一本书,省人大常委会刘友凡副主任作序。我写这些总结分析报告,目的在于努力清楚地回答“我在做什么?”或者说“我做的是什么?”以此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和为农民服务。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领导和农民也是不答应的。
我为党做了什么?这些年来,我一直非常勤奋地工作,我经常说一句话“勤奋是我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勤奋而取得了一些小成绩。比方说,我当乡镇团委书记的时候,当选过全国共青团十三大代表,作为全国6万个乡镇唯一代表成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与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坐人民大会堂主席台;我当荆州团地委宣传部长和当报社总编的时候,推出过多个国家级重大典型,江泽民同志在1998年抗洪总结讲话中表扬五个革命烈士,经我的手和笔首推的就有两个(胡继成和杨书祥);我当监利县税改办主任的时候,全县税改工作获得省委、省政府两次奖励,奖金20万元;我这几年搞农村问题调查研究,写过一百多篇农村调查报告,获得过省以上领导多次批示,其中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常委批示20次。我不敢在大家面前“吹牛” (那岂不是关老爷面前玩红缨枪――小儿科!)我是想说,人这一生,要为社会做点事情,拔高一点说,要为党为人民做点工作。我做了一点小事,取得了一点“挑不上筷子”的成绩,可党和人民给了我“山珍海味”的待遇。我真的从心底里感动、感激、感恩!
三、党校学习是作风检查的好机会
作风最能见党性。作风即党风,作风就是党性。过去说作风,三关难得过,一是权力关,俗话说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二是金钱关,俗话说有钱不是万能,没有钱万万不能;三是美色关,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我认为,干部越小,三关越易过;干部越大,三关越难过;最难过关的是一把手。我见过一些熟悉的领导没能跳过这三关,曾与我共事的两任县委书记都因过不了三关而至今关在牢房里。他们坐牢,让我这个当部下的把当官看得更淡,把作风看得更重。而今我在省委政研室工作,说到个人作风,主要检查两风:一个是群众作风,一个是廉政作风。
群众作风怎么样?胡锦涛同志要求全党“要深人基层,深人群众,深人实际,通过开展广泛深人的调查研究,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切实提高政策水平,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努力把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落实好”。我的专职工作是调查研究,我观察,现在的调查研究确实有“沉不下去”和“提不上来”两个毛病。因此我提出,调查要沉下去,研究要提上来。我的体会是,越是从基层来,越需要“把根留住”,千万不要进了城市而忘了农民,千万不要贴近了中央和省委领导而疏远了乡里村里干部群众。农村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复杂,不是坐在办公室里上网看材料就能了解和掌握的,即便是下去听县乡领导汇报也有可能二传不到位,而不真实不准确的调查研究,比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更具有欺骗性,既害领导更害农民。所以,我认为,调查研究不能像鸡子一样不下水,只在坡上找食吃;不能像鸭子一样,下了水沉不下去;要像鸬鹚一样,沉到水底去抓活鱼、多抓鱼。我主张,在课题选取上做到“三围绕”――围绕中心抓大事,围绕全局出主意,围绕难题求突破。在典型选择上防止“五性”――防止欺骗性,防止片面性,防止主观性,防止短期性,防止功利性。在行程安排上最好做到“四多”――多一些单枪匹马;多一些轻车简从;多一些自找吃住;多一些从从容容。在具体调查中也应“五多”――多一些口头交流;多一些随机抽样;多找一些里面差;多一些群众参与;多一些基层节目。这一些,我可能做得不大好,但我努力去做。
廉政作风怎么样?我体会,关键要有一个好的廉政心态,即廉政观;更加重要的是自觉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即自律。省委政研室相对来说是个“清水衙门”,一不管钱,二不管物,三不管人。有句话说我们系统“政治上是红人,经济上是穷人,工作上是忙人,生活上是苦人”。但我想,穷也穷不过下岗的工作,苦也苦不过种田的农民。有句俗话说,凡人不当官,当官不一般,即使如我当个小官,还不是出有车、食有鱼、住有所、月有工资、还有奖金。够了,大厦千丈夜眠七尺,年薪百万日食三餐。我接触我们省三个农村处长,有个农业处长经手几十个亿,有个农经处长经手上百个亿,我们政研室里农村处长,经手几十篇文章、上百万字。权力确实不一样,但我们的处长感觉也很好啊。我的感觉更好。有人概括机关感受为三句话:有规律无活力,很舒适不舒服,较清闲也清贫。我好像不大认同。虽说政研室是少数几个没有实际权力的单位,而工资待遇又跟同城的武汉市不能比。但我从基层来,看法当然不一样,我一直在无权少钱的部门工作,每月工资千把元钱,一到省里,工资就翻了个番。虽说过去当过小头头有点开支权,现在是一般干部无权“同意报销”,有时有点为难和不方便,但位置换了,距离远了,朋友少了,交往淡了,也没有多少需要用权开支的地方,倒落个清静悠闲。清静悠闲无打扰,正是人生好境界。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防止“清水衙门水不清”的问题,防止“浅水沟里翻了船”的事情。他律关键,自律更重要。我检点,我在这方面比较注意,并且“有诗为证”――我曾经用我的打油诗拒收过一个红包。我到下面搞调查研究,有时也带点土特产回来,像监利的福娃米、京山的桥米、潜江的常相思、钟祥的葛粉、洪湖的多味鱼、宜昌和恩施那边的茶叶。这肯定是不对的,但有一次就更不对了。有个好朋友送我一个红包,硬是一次二次三次塞进我的包里,我当时不好意思当着大家的面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回来后心里一直惦记着那事,就像故事里说的小和尚看见老和尚背女人过河后,心里始终放不下来。终于有一天,那个月的最后一天,我把那个红包用一个挂号信封寄过去了,并且在里面写了一首诗。诗是这样写的:“桌上吃了就行了,车上带了就过了,手上收了就错了,当时接了就难了,后来看了就慌了,如果认了就坏了,次数多了就完了,现在寄了就安了,下次见了就笑了。”写完包好后,我也笑了,笑自己有点书生气,有点迂腐气,有点“不过气”。回头再想,觉得也不失为做人的大气、做事的豪气、做一个共产党员的正气。我记得我们那个坐牢的原县委书记这样忏悔:“当个县委书记拒腐蚀防贿赂不容易啊,就象一个足球守门员,不知要防多少球,很多是刁球、怪球、险球,哪一个扑不出去,哨声一响,全盘皆输了。”我非主职干部,一样要慎初、慎独、慎微。就像我过去做过的防汛工作一样,防散浸、防渗漏、防跌窝,须知千里长堤溃于蚁穴,一处放松全线瓦解。像我这样“靠拼命搞事、从基层上来”的经历栽不起跟斗,像我这样“日过当午、已近斜阳”的年纪也没有赶本的时间,像我这样“前无杀手、后无救兵”背景,只能永远谨慎,不可一回“发泡”。
四、党校学习是人生反省的好机会
党性起步于人性,崇高于人性。我们都是“三种人”: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更是党的人。所以我们要做到“三像”:要像个人,像个党员,像个干部。并且要“四个一样”:人前人后要一样,会上会下要一样,工作生活一样,在职离职一样。不能像群众说我们有的干部:“台上像个孔繁森,台下像个王宝森,见了领导像和坤,见了群众像泰森,甚至有的时候像畜牲”。曾子说,吾一日三省。我做不到,但到党校来学习两个月,让我有时间对人生作一些反省。近日“三事”引发“两问”。
我是谁,我为谁?过去回答很简单:你问我是谁,我是余爱民;我爱民所以我为民。上周遇到一人,着实给我一惊。在红安县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时候,发现红安县革命烈士名单中,有一个叫“余爱民”的,跟我同名同姓。我为之骄傲,为之悲壮,更为之惭愧。想起古人关于同名的一副对联:魏无忌,长孙无忌,人无忌,我亦无忌;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我这个余爱民跟烈士余爱民实不相如、相差太远了,人叫余爱民,为了人民不怕流血牺牲,我叫余爱民,我为人民做了些什么呢?他爱民已经爱得完全彻底、死不复生,我爱民可能爱得三心二意、贪生怕死:他爱民不图回报也无法回报,我爱民回报丰厚还在期待回报。我在那一刻灵魂确实震动了,我在心底里说,我将努力学习我的“老华” (同姓名),决不给余爱民这个曾为烈士拥有的名字抹黑。
我在哪,我从哪来,我往哪去?我的家庭方位好找,我的社会方位在哪?我的组织方位好找,我的人民方位在哪?我的时空方位好找,我的历史方位在哪?我的地球方位好找,我的宇宙方位在哪?两千多年前,我们楚国的“高级干部”屈原发出《天问》,问了几百个问题,时至今日,这些基本的问题又有谁能准确地回答呢?但我们又不能不回答。比方说,知道在哪就很重要,常听人说“某某某不晓得到了那一步”,就是嘲讽那人不知道在哪:不忘记从哪来好像更重要,忘本就容易变质。我此刻可以明确地告诉别人的是,我在省委党校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学习。副处级也是我人生的一个坐标点。我跟大家有所不同啊,我是从农民、从村干部、从田埂上走出来的。有朋友这样说笑我,一个农家子弟能从村里搞到乡里就不错了,搞到县里就很不错了,搞到市里就非常不错了,搞到省里就不错得不得了哪,难道还想搞到北京去吗?我过去当民办老师的同事,有的至今还在小学当代课教师呢,前几天还打电话求我帮他们想想转正的办法。想想他们,想想当年,副处级还真是天大的官呢。我记得乡亲们说的两句话:“人家坐车我骑车,后面还有拉车的”“人心不知足,活了九十想一百,当了总统还想联合国”。我现在心态平静得像水果湖一样,东湖还有浪,水果湖是平静的,水果湖旁边有个中南医院,到那里去看一看、听一听,你就会平静许多。
虽然如此,但我不能也决不会失去工作上奋力拼搏的蓬勃朝气和事业上奋发进取的昂扬锐气。因为我所处的这个位置,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业层次,也是很多人孜孜以求的人生境界。从古到今,多少文人策士就在这“出主意、当参谋”的平台上求取功名、放飞理想,这里至少是“二流英雄人物”出没的地方,中华民族的历史巨著里到处闪烁“以文辅政”的光辉篇章,因为文章和主意也是生产力,也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我虽不才,但也没有理由躺在这样一个高高的舞台上打瞌睡,我不能也不敢辱没这块圣地,我只有努力奋斗,只能拼博进取。能为全省农民做点好事和实事,那就是我最大的事业;能在省委领导和全省基层干部心目中有点作用和有点分量,那就是我理想的人生。倘能如此,夫复何求!
我去哪也就是我的打算。将来打算有点模糊,现在打算非常明确,那就是好好工作。前几天,我正在上课,我的一位乡镇朋友打电话告诉我,说他退休了,我有些失落感,更有些紧迫感,我在本子上写了下面一段话: “由朋友退休,想到人生苦短,工作时间更短。人说生命三分之一未上岗,三分之一已下岗,只有三分之一在岗上,其间又有三分之二还在路上、床上和餐桌上。工作时间真的短,所以在岗须努力,不能再耽误。有所不为,争取有为,造福于民,积德于己,有誉在位时,无毁退休后。古人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以为,在位当为百姓济,退休当图自身善。朋友应该是这样的人吧,范老夫子说: “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样的朋友,我同谁在一起呢?
(原标题:党校学习是党性锻炼的好机会——我的党性分析九问,作者单位:湖北省委政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