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教程>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评论教程 > 正文

【红笔观察】筑牢“野景点”的“防护墙”

时间:2023-04-30 浏览量: 作者:李云勇

宝藏秘境、绝美之地,没门票、好出片……近年来,借助网络,一些未经开发、游离于正常监管外的“野景点”不断吸引游人探险打卡。记者采访发现,由于承载力有限、配套设施缺乏,一些“野景点”存在危及人身安全、私搭乱建、污染环境等问题,亟待规范和引导。(4月27日《南方都市报》)

“野景点”是指那些未进行开发,没有相关配套设施,因为有已经开发出来的景点所不具备的“新、奇、特”之处,能够吸引广大民众游览的地方。“野景点”是“仙境”还是“险境”?近年来,网红“野景点”出了一些事故,一些人建议:警惕网红“野景点”风险。

“野景点”何去何从?很多知名景点以前也是“野景点”,比如张家界以前就是一个林场,经过开发后,才变身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奇峰三千,秀水八百”,名扬世界。网红“野景点”未开发有很多原因,比如交通不便,财力有限,等等。但是,今天不开发,不代表明天不开发,不代表永久不开发,“野景点”也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产,我们同样要好好保护。

筑牢“野景点”的生态“防护墙”。“试胆石”是一块伸出悬崖、已出现裂痕的石头,不少游客喜欢站在上面打卡拍照,4月中旬当地已将其砸掉,引发热议。砸石欠妥,如同梵净山那块奇特巨石,“试胆石”也是大自然数千年甚至数万年以上的鬼斧神工,我们不能砍古树,我们同样不应砸奇石,既然已经设立安全警示牌,完全可以拦起来,让游客远观即可。

筑牢“野景点”的安全“防护墙”。某网红“野景点”,当地在崎岖的山路上设立了一些护栏和台阶,方便行走扶靠。一处十米左右长窄路,面临数十米高悬崖,极陡的坡路,另行在旁边开辟了一条新的平整宽阔的通道,感觉当地很贴心。“野景点”设立安全警示牌只是第一步,虽未开发,但是为广大民众出行做一些安全实事好事,就能更好督促民众安全出行。

筑牢“野景点”的经济“防护墙”。羊皮洞瀑布火了以后,沿途10多户人家做起了小生意,游客不断,高峰时达七八千人。野景点最忌“一锤子买卖”式的宰客,野景点不是法外之地,要引导管控,要生财有道。不得随意涨价,接受指导价,做得好可适当补助,让他们经济上得利,就容易将他们纳入到保护“野景点”生态,安全等的同盟军,为以后更好地开发“野景点”奠定好基础。

徐霞客到过多少“野景点”,经历的危险还少吗?一部《徐霞客游记》,寄托多少出游梦?我们今天可能看不出什么,再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野景点”可能变成一道不输于知名景点的奇特景观。如同大禹治水,治险堵不如疏。筑牢“野景点”的生态、安全、经济“防护墙”,引领“野景点”走上生态路,安全路,幸福路,“野景点”就会向世人不断展示它迷人的魅力,更好地造福社会、造福人民。

(红笔:李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