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教程>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评论教程 > 正文

冉彪:雷锋精神将永远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时间:2023-02-26 浏览量: 作者:冉彪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不写学雷锋的话题,恐怕是过不得的,因为今年是毛主席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之前,我还跟共青团重庆市委副书记张珂同志就今年学雷锋的主题交换思想,旨在探讨新时代如何学雷锋。其实60年来,雷锋精神一直在我们身边,一直在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雷锋精神与我们同行

早在穿军装的年代,我就写过许多学雷锋的典型,从内心深处表达对雷锋精神的景仰。其中记忆特别深刻的,是在我将要脱军装的1995年的春天,在《重庆日报》上发表的人物通讯《他实践着雷锋精神——记成都军区学雷锋标兵刘兴学》。当时,我把稿子交到《重庆日报》总编室值夜班的编辑唐明恒先生手上,他认真看了我写的刘兴学学雷锋的感人事迹之后十分动情地说,我争取把你的这篇文章加“编者按”上头版头条。作为军队的人物报道要上地方报纸的头版头条是不敢奢求的。3500字的文章,果真在1995年3月3日那天的《重庆日报》头版头条转第三版发表了。这对当时还在穿军装的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鞭策和鼓舞。第一时间看到报纸后,时任十三集团军报道组长的余贵忠同志给我打来电话称赞道,你一个即将要离开部队工作的人,还能够集中心思写这样的重磅文章,精神难能可贵。文章出来的第二天,到西南政法大学采访学生军训,我顺便把报纸送给了时任西南政法大学的党委副书记李化德,也正是通过这篇文章,让李书记了解了我在部队拿起笔来战斗的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人生经历。1995年8月,我从部队转业到了重庆地方工作。一年零五个月后的1997年1月,李书记硬是排除万难把我从重庆市群众艺术馆行政秘书调到了西南政法大学担任党委秘书。可以肯定地说,没有西南政法大学党委秘书这个平台和身份,我是没有资格到市委党刊来当记者的,尤其是对我这样一个在军队自学成才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人来讲更是不可想象的。此时此刻,我最想说的是,学习雷锋、赞美雷锋、争做雷锋,成为了我们这一代人在那个年代最为显著的标志,也正因为这样,我们赢得了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可以肯定地说,是雷锋精神照亮了我们不断前行的路,新的征程上我们要把学雷锋变成真心爱党、真心爱国、真心爱民的具体行动。

雷锋精神与奋斗同行

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最早在部队,当兵第四个年头后,我开始提笔写东西。那一年我快满21岁,也就是1984年8月1日我在《重庆日报》上发表第一篇文章。准确地说那不叫文章,只是一个豆腐块式的小报道,写的是重庆市市中区鹅岭菜店拥军的先进事迹,题目就叫《拥军菜店》。从那时起,我开始有了做一名记者的梦想。坦率地说,那个时候甚至对“新闻的ABC”为何物都不知道,只是找来《战旗报》和《解放军报》照葫芦画瓢。于是,我从最初的新闻写作的兴趣,发展到了新闻写作的追求,最终把新闻写作上升到了信仰。这是真的,有我的600多篇新闻作品为证。转业的时候打算进重庆人民广播电台当记者,因为距离重庆教育广播电台的创办还差两个月,部队催促我赶紧办转业手续,所以我与电台记者失之交臂。直到1998年8月,在我转业到地方工作三年后,经过艺术馆和政法大学两个跨度比较大的工作单位之后,正式调入中共重庆市委党刊当了一名党刊记者。从1984年8月发表第一篇文章算起,我的记者梦做了整整14年。到了党刊,当《当代党员》杂志记者,一干就是十年,这十年当的是党建记者,跑的是党建部门,写的是党建文章,其中代表作品有:《歌乐山下铸魂人》《让党代会“代表”活动起来》《用生命诠释干众关系》《春风入怀心自芳》《飘扬在私企航母上的“锤镰旗”》等文章均获得“重庆新闻奖”一等奖。我之前写过一篇《党刊二十年走过的不仅仅是岁月》。我在这篇文章中说过,要有一颗“虔诚”的心、“执着”的心、“无悔”的心,就是要干什么事情都要专心致志,干新闻这一行,尤其需要心无旁骛。此时此刻,我最想强调的是,幸福源自奋斗,奋斗才会成功。只有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才能创造伟大事业的光明前景。我们已经用奋斗创造了令人骄傲的过去,也必将继续用奋斗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雷锋精神与时代同行

之前我在《当代党员》杂志当记者的时候,写过几篇小言论,后来到了《党课参考》杂志当编辑,一进编辑部的门,就担负起撰写“卷首语”的任务,一口气写了四期刊物的卷首语文章。与此同时,我写的第一篇网评文章是《毛新宇的“千分之一”让谁脸红?》,在人民网首发后,当年的点击量达到23万人次,跟帖达到7600多人次,被人民网“挥别2009网友说话十大排行榜”排第二名。从那以后,我就坚持写“冉彪的博客”,高峰时期,我几乎每天撰写一篇言论,而且持续时间近两个月。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萌发了要当一个评论员的强烈念头。在市委网信办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于2016年2月创立了“冉彪评论”个人微信公众号。截至今日,我在“冉彪评论”微信公众号发表原创评论文章和理论文章325篇。这10多年来,累计撰写评论文章和理论文章上千篇,其中代表作品有:《“四个自信”如春风化雨般浸透我们心灵》《只有扛起责任才能不负青春》《孙政才“动摇理想信念”给全党的警示》等。值得一提的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撰写了100篇评论,我们称它为“百年百评”。红色评论家胡文江先生在《“百年百评”惊艳背后是赤诚》一文中谈道:冉彪先生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题,倾情创作的百篇原创系列评论作品横空出世,惊艳了无数网民,不少业界人士认为“百年百评”乃是当下评论界的“一个壮举”“一件大事”。我在《“冉彪评论”百年百评的六百个日日夜夜》一文中写道:回望走过的这20个月、600多个日日夜夜、撰写的25万余字,深感不容易、更感弥足珍贵。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会萌发创作这“百年百评”的念头,其实很简单,就是要给自己以信心、给他人以鼓舞、给社会以力量、给事业以推动、给时代以讴歌。此时此刻,我最想表达的是,新征程是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远征,新时代学雷锋,新时代做雷锋传人,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就是要把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工作中。

走进新时代,适应新时代,学习新时代,践行新时代,建功新时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唯有坚定理想信念朝前走,我们别无选择;唯有强烈的历史担当和强大的战略定力,我们别无选择;唯有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我们别无选择。只有这样,才能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只有这样,才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