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记忆犹新,那是2020年4月16日上午,同县的吴老师在群里分享了我的一篇评论性文章《创新方法促进农民增收》,刊载于《人民日报》第五版“来论”栏目。三年来,我先后多篇文章被《人民日报》采用,这不仅仅是报社编辑老师对我的鼓励,更是对我的鞭策和更高要求。
作为一个基层工作人员,能够登上《人民日报》这种殿堂级报纸谈何容易?我觉得首先得益于自己的坚持不懈,自从2012年7月13日来到基层工作开始,我就没有放弃过写作。无论工作多忙,也不管中稿的难易程度,每周都会花上两个多小时,认真浏览网上的最新热点问题,结合基层实际工作,构思写作主题,研究文章的谋篇布局,精心撰写评论性文章,向外投稿。十年来,身边的“战友”换了一批又一批,有的朋友也不止一次劝我别写了,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工作,领导不重视,网民不喜欢看,甚至还会无端挨骂,何苦呢?如果有的同志一遇到困难就退缩了,不能坚持写下去,或者干脆不写了,中稿也就谈不上了。但是,我还是坚持下来了,有时候坚持就是胜利。
二是多观察、多思考。在疫情防控工作过程中,农产品销售难是制约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原因。单位领导组织机关干部直播带货,助力果农销售柑橘,收到了良好效果。我就结合直播售卖本地土特产的“网红”县长事迹,撰写了短评《创新方法促进农民增收》,最终被《人民日报》采用。2022年11月,我在下村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在田间地头看到了农技人员为村民授课,他们通过接地气的方言,生动地为村民讲解蔬菜种植技术。一回到单位我就结合乡村振兴的内容,并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在两个月时间内先后撰写了两篇短评,也先后被《人民日报》刊载了。
三是文章要接地气,不造作。一篇文章多则千把文,少则三四百字,只有真正把基层群众的所盼所望写出来,才能引起读者和编辑老师的共鸣。要起到这样的效果,非常不容易,只有带着对基层群众的深厚感情,多从群众的角度思考,做到为群众代言,并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建议,才能写出言之有物、言简意赅,又有说服力的文章。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唯有坚持不懈,做到多观察、多思考、多动笔,带着真情实感去写,做到不抛弃、不放弃,我们就一定会有新收获,我们的文字就一定能登上大媒体、大平台。
(作者系汉江师范学院2004届生物教育专业校友、四川省泸县基层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