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教程>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评论教程 > 正文

【网评写作观察1】程振伟:评论写作是输入与输出的艺术

时间:2023-02-06 浏览量: 作者:程振伟


差不多2009年的时候,我开始涉猎评论,主要是新闻评论。最开始是在中国时评重镇——红网红辣椒评论每日“打卡”,几乎是每日发表一篇的频率。后来常年为中国青年网、中国网、钱江潮评、央视网、浙江教育报、求智巷等撰稿。持续常态发表评论作品,也满足了我“与文字为伴”的朴素愿望。

  

程振伟和杭电学生交流现场

   

2014年,我实现人生重大转移,凭借在新闻评论上的多年积累,考上《浙江教育报》,从事记者、编辑工作。常年写评论,帮助我胜任从事文字的有关工作。随后,我又来到高校从事高等教育宣传工作,新闻报道、文字处理是工作日常,业余写评论则是自己的精神家园,自嘲“日常写字的人”。人生起伏跌宕,情绪起起落落,幸好一直在写评论,它让我有文字陪伴,不断促我思考使我治愈。我的一次次人生转场,皆由评论驱动。它改变了我的生活,也让我的人生“下一站”,有了多种可能。

文字上谈不上有多少天赋的人,很可能反而更痴迷文字表达。我就属于这一类。我的经验是,让文字工作和生活热爱对接。对我来说,若是近来写新闻报道状态不佳,那就赶紧写一篇评论发表,这样好练练手、找找状态、恢复信心。写评论,就是我工作充电、状态重启的后花园。因为常年写评论,并不断调整状态,自我感觉日常新闻写作或处理文字有关的事,状态不好的时候倒是不多。我感激业余写评论带给我的充实感、扎实感、元气满满感,评论是我的生活,新闻是我的工作,我在二者之间自由切换,工作和生活谁也没有辜负谁。

关于写评论,如果让我谈技巧,未必我所擅长,倒是更愿意谈谈评论写作和日常生活的“二元关系”。我认为,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决定了能给出什么样的评论作品。总而言之,评论写作,不外乎是一门“输入与输出”的艺术。

比如说,你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经常看书、习惯思考的人,思想和情绪郁结,写评论就是一种释放的出口。我观察了前些年和我一起写评论的人,能坚持十年以上的并不多,还在写的,大多是那些坚持看书、喜欢琢磨事情、对生活依然报以纯真热情的人。换句话说就是,输入学习和思考的生活方式,输出写评论的日常亢奋。

再深一点说,你对工作、对生活、对社会的态度,也决定了做出什么样的评论大餐。就我个人来说,在写评论时,绝对是大脑、内心、思维、情感全方位动员的,作品交付,自我情绪感觉总是酣畅淋漓。即便作品是否酣畅淋漓不保证,情绪价值拉满是必然的。和我做大多事一样,必须全力以赴,而我也自认,自己的评论作品是言之有物、诚意满满的,或许水平不够,但字里行间肯定有态度、有情感、有附加值的。我认为,日常评论写作,代表着我一贯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关于“输入”与“输出”,评论完美地诠释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即视感。有时候上午读书收获的,下午写评论就能用上。而大多情况是,今天写评论用到的理念、故事,自然是曾经某年某月某日的“所学所思”。开卷有益、手不释卷,在写评论的人来说体会最深。为什么我每天都想看书、学习?因为总有输出恐慌啊!今天的输入,是防止将来的某一天“输出不了”,而我这些年这种情况不太会出现。担心写不下去了,所以一直在看书、在充电,原来笨功夫才是最巧的功夫啊。

输入积极人生态度,输出可持续评论作品,把兴趣和工作打通,这些年我过得很充实,这些都是写评论带给我的,所以我一直报之以感恩之心。希望更多热爱文字表达、有一定输入准备的人,加入红笔网写作团队,有热爱、有储备、有干劲、有毅力,你就是红笔的下一个“日常打卡者”。

(作者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宣传部新闻科长、资深时评作者、浙江省网络教育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