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教程>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评论教程 > 正文

爱评论|抓好融媒体时代的评论生产

时间:2022-08-20 浏览量: 作者:李强

阅读提示:如何纠偏“弃评论化”倾向?最新出版的人民日报社《新闻战线》杂志(2022•08上)以《抓好融媒体时代的融媒生产》为题,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论述和阐释。敬请关注。

   融媒体时代,受众已不再满足简单的新闻资讯,了解“是什么”;更想获取新闻背后的故事,知道“为什么”。翻开一张报纸,点开一家客户端,打开一家网站,新闻、资讯、服务、财经,内容倒是洋洋洒洒,大有一种让人眼花缭乱的感觉,“是什么”很充分,问题就是看不到一篇评论,让人不解“为什么”。一些“弃评论化”倾向严重的媒介,长年累月难见几篇重磅评论,“评论员文章”早已成为稀缺内容。

那么,观点是什么?主张是什么?思想是什么?如果这一切都看不见,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媒介功能的严重缺失。试想,缺少观点、主张、思想作为重要支撑,这样的媒介显然是轻的、飘的、浮的,没有评论,办得再好也要打上问号。

缩减版面,不等于“弃评论化”

听说多少都市报无奈关掉,听说多少家报纸版面一减再减,就能感知媒体生存有多艰难。生存是发展的基础,面对生存困境,采取措施加以应对,这本身无可厚非。对一些媒体来说,缩减版面,压缩内容,的确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压缩评论内容生产,缩减版面,压缩内容,更不等于“弃评论化”。什么能弃,什么不能弃;什么不仅不能弃,而且还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必须精准研判。评论显然应在“不能弃须做大做强”之列。

众所周知,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著名新闻人梁衡曾经用“评论是报纸的宝塔尖,是报纸的最高层次”来阐释评论的重要性。一家媒体,存在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舆论引导价值,新闻评论,作为有观点、有态度的一种新闻报道产品,一直是舆论引导的有效利器和重要手段。说评论弃不得,起码在于:

评论是媒介内容生产的重要方面。强调“观点纸”也好,“思想端”也罢,传递的其实就是评论的无可替代性和不可或缺性。《人民日报》有“人民观点”“人民时评”,新华社有“新华时评”“新华述评”,央视有“央视快评”,《解放军报》有“长城瞭望”,《学习强国》有“强国时评”,这些大报、大网、大端无一例外地重视评论、做大做强评论,印证的正是这一点。

评论是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考量。在观点竞争日趋激烈的新闻领域,树立精品意识、打造评论品牌,越来越成为主流媒体扩大影响力、当好“排头兵”的有力武器。时代在变,媒体格局在变,评论“四两拨千斤”的重要作用没变。拿中国新闻奖评选来说,评论始终占据“重头”位置,在2021年揭晓的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5件特等奖中就有1件是评论,67件一等奖中就有3件是评论,在新闻奖持续向评论倾斜的情况下,弃评论,就等于放弃对评论类新闻奖项的追逐。若一家媒体始终不见“评论有奖”,遑论核心竞争力有多强。

评论是受众更愿看更想看的内容。没有什么比“思想”更能影响人、打动人、改变人,40年前,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评论文章,推动中国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刊载这篇新闻评论的《光明日报》也是一时洛阳纸贵。看资讯,收获信息;看服务,收获便捷;看美文,收获轻松;看评论,则收获观点赞同、价值趋同、思想认同。对受众而言,看评论远比看其他更要过瘾,更能催生“让思考来得更猛烈些”。

评论是抢不走的“独家”。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信息还没抵达,传播已经在路上,这说明什么?说明媒体想靠“独家新闻”来取胜几无可能。然而,越是竞争激烈,越要比拼独家内容的生产。评论恰恰是生产独家内容的重要领地,立意高远、与众不同,让人眼睛一亮的观点,才具有不可复制性。《莫把开头当过头》永远属于辽宁日报,《迎着老百姓的方向走》永远属于《河北日报》,《要敢于负责》永远属于湖北日报,这些经典评论都是别人抢不走的“独家”。

纠偏“弃评论”,关键远离“误”

有的媒体,之所以对评论版面、评论栏目一压再压,甚至撤掉评论部,问题就出在“误”上:一是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评论受众面窄,只有少数人关注,把人力和精力往评论上投,既不容易产生社会效益,更难产生经济效益。二是融合上存在误读,认为融合就是追求快传播,于是对利于“快”的比如快讯、资讯就多做,对不利于“快”的就少做,评论有思考的过程,恰恰属于“想快也很难快起来”这一类。三是决策上存在误判,认为别人不做自有不做的道理,既然别的媒体削弱评论,于是就跟风压缩评论。四是流量上存在误解,认为评论难有关注度,难以产生流量,于是就以“流量论英雄”,想当然把评论归属为“没流量”一类。

做评论果真难见效益吗?当然不是,评论入评中国新闻奖,这份荣耀是不是效益?评论引领舆论,感染读者,观点让人茅塞顿开,这种效果是不是效益?评论评到社会的痛点,评到发展的关键点,评到干部群众的兴奋点,不断有人称赞“评得好”是不是效益?评论推出后,各大媒体纷纷予以转发,单位搭名被大报大网大端宣传,这又是不是效益?

以绵阳日报社为例,精心打造的“绵观锐1度”,选题精,角度小,文风活,说理透,易传播,注重从市委的新提法、新观点、新思路中选题,注重从“绵观”系列栏目“绵观辣1度”“绵观深1度”寻找新闻由头进行评论,注重从市内外的热点事件和市内发生的“暖新闻”中选题,所推出的《有“好态度”,才能跑出“加速度”》《“引才”后莫“屈才”》《“差不多”其实差得远》《办扎实事,做靠谱人》等评论,评出了“新意”,评出了“辣味”,评出了“高度、锐度、深度”,读者叫好,领导满意,同行认同。社会效益显而易见。

做评论果真难有流量吗?评论当然不是天然就受众少,关键要看怎么做,那种“扔砖头”的评论,也就是一个事件发生,谁都知道该骂,偏偏一些评论员写出比“呸、呸、呸”高明不了多少的评论,也就是一个政策出台,谁都知道很好,一些评论员偏偏写出和“好、好、好”差不多无味的评论,这样的评论,只不过是舆论的“应声虫”,拍砖的无关胆识,叫好的亦无关智慧。一篇评论,如果只是大话空话一堆,板着面孔说话,读者就读不下去,如果高度总是上不去,说的都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注定就难以打动人,如果观点既不响亮也无新意,像白开水一般平淡无味,这样的“声音”只会被湮没。没办法,面对海量信息,读者只会选择那些让人眼睛一亮、怦然心动的内容。

以百家号“评论员赵志疆”为例,作为主打评论创作的一个自媒体账号,持续关注社会热点,以独特的视角,发出追问声音,“评论员出镜”更是成为此账号的一个鲜明特征。发声迅速,直击问题,追问有力,此账号带给人的这些好印象随之转化为大流量,比如针对“女子称开50辆宾利堵截被占车位”而评的《喧“宾”夺主!宾利姐不仅没占住车位,床位能否占住都悬了》,针对“烧烤店打人事件”而评的《没有唐山大兄,只有唐山大“凶”》,针对“东航波音737客机坠毁事件”而评的《面对悲剧,谴责灾难营销,但别乱扣帽子》,这些热点时评动辄收获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点击量。太多的案例印证,做好评论,效益、流量等统统不是问题。关键要从“误”中走出来,告别“怕评论”,担心评不好,导向出问题,会惹麻烦;告别“不懂评论”,没有懂评论的领导,自然就不会重视评论;告别“不会评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评论人才缺失,没有可用之人,即使有“想法”,也难形成“做法”。

抢占思想高地,做大做强评论

如何让评论在报网端上重起来亮起来?不是没有“标兵”,关键要扑下身子当“追兵”,决不当“逃兵”,关键要有一种“观点纸”“言论网”“思想端”的追求,积极去抢占思想高地。

评论有没有重起来?有栏目且固定,评论文章叠加推出,这是重起来的最直观呈现。读者能时不时在报网端看到“本报评论”“本网评论”,看得到“锐评”“快评”“短评”,就是真正重起来了。以绵阳日报社为例,端上重点打造“绵观锐1度”品牌栏目,在报网端“新评”“锐评”“辣评”轮番推出,栏目固定安排在一版,客户端首页置顶,网页上头条推送,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评论更加重起来。

评论有没有强起来?关键要看机制活不活,机制一活,“没人写”就变“有人写”,“不敢写”就变“不怕写”。绵阳日报社建立新闻评论团队柔性机制,采取柔性组合模式,鼓励有兴趣的人做有兴趣的事,由评论部牵头,组织不同部门的有兴趣撰写评论的同志组成临时写作团队,统一选题策划,分头独立撰写,统一修改审核刊发。此机制的建立,让“跨部门作战”蔚然成风,有效解决专业评论员少、评论内容供给不足等问题。

评论有没有亮起来?关键要看选题准不准表达好不好,真正做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篇文章的优劣,取决于能否映照现实、有无社会观照,一篇评论如果有巧妙的立意,有独特的视角,有鲜活的语言,这样的评论想不亮都不行。“发现不了问题就是最大问题”“向群众汇报”“警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民生实事,莫沉迷于‘数字突破’”,这些获奖评论胜就胜在选题、胜在立意、胜在表达。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评论是新闻皇冠上的明珠,也是衡量一个媒体引导力的标尺。竞争越是激烈,越不能失掉评论这一重要阵地,越要想方设法做大做强评论板块,依靠“态度” “锐度”“厚度”“深度”争取受众、留住用户。事实上,伴随着媒体融合发展步伐的加快,信息的捕捉、抓取直至传播,对媒体来说早已不在话下,“海量信息”更是成为一种标配,在这样的语境下,更要拼“观点取胜”。站在媒体责任的高度来审视,做大做强评论,既是生存发展的务实之举,也是媒体应有的鲜明态度,因为评论做不好,引导力必然就要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