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教程>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评论教程 > 正文

【红笔观察】 “代祭扫”尚存几许慎终追远?

时间:2022-03-26 浏览量: 作者:易国祥

近年来的清明节,由于时间或空间等原因,部分逝者亲属不能亲自到场祭扫,催生出形形色色的代祭祀“业务”。有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价值200元的“代烧”服务后,接收到几段商家发来的现场视频。但当转存到手机中后发现破绽,“除了第一个视频是当天拍的,其他视频都是一个月前拍摄的。同一个视频,不知道多少人上当受骗。”(3月25日澎湃新闻)

清明将至,代祭扫服务再次成为热门话题,私人代祭乱象频发。例如某承接苏州地区代祭扫服务的卖家介绍,自己的服务一次收费500元。需要鲜花另加100元,需要水果或糕点再加100元,如需现场打开视频直播请扫墓者面对亲人倾诉,则要加收200元。本该庄严肃穆的祭扫,一招一式,难保真实,却明码标价,利润超常。这还是那个“清明”吗?

其实,对于那些远方的游子来说,由于受时空条件的限制,又没有可以代祭的亲人,不得已找到“职业代扫人”代行祭扫,可以理解。正是这些无可奈何,成为某些人的“商机”。成本十几二十元的“代烧套装”标价998元。对于这种商业代扫、奇葩祭品、矫柔做作、陈规陋习,如果亡灵有知,他们定会认同“吾不与祭,如不祭”。

清明祭扫是家事也是国事。那种由商业化衍生出的“祭扫形式主义”,多发生在家祭活动中,幸未发现在社会层面祭祀中华古圣先贤、民族仁人志士方面。实则,远在他乡的游子如果回家祭祖不便,完全可以委托就近的亲人代为祭祀,或安排虔诚的遥祭仪式。或者借助互联网抒发思亲之情,留下永久纪念。

清明,最大的意义在于反映一种对于死者的态度,通过这种态度表达对于生命的终极价值和意义的理解。慎终追远,“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诚。”这种文化态度就是寄托哀思,表达感恩。清明的完整意义还在于,借此家人团聚,感怀春天。这份气清景明的文化情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清明》早就告诉人们,当时因公务不能回家祭扫先人,不能与亲人团聚而“欲断魂”,在旅途冒雨奔波的杜牧,只好寻找一家酒店来借酒消愁,而敬在心头。杜牧的这种哀思和愁苦,不照样成为千百年来的一种清明寄托与表达吗?

(红笔:易国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