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了四年的天然气就要通了!”湖北省天门市某社区村民美滋滋地说。“群众盼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该社区书记黄永红说,多年的闹心事能解决,得益于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春风”。(5月15日《湖北日报》)
在党史教育中解决群众的闹心事,符合党中央提出的“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总要求,但这并不是说所有闹心事都要等到学党史时才能办。比如,就该社区村民通天然气一事,是否可以不用等上四年呢?
办成某件事,把帐算到党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上来,群众可以这样想。可如果党员干部也简单地接受这种逻辑,就差矣!为落实党建教育活动就把事攒起来集中办,或者领导关注了就铆起劲来办,或者事情“不炸锅”就不急着办,这不正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吗?为民办实事,可以承认解决问题需要过程,但不应该选择解决问题的时机。
党的历史无不证明,为了人民利益,党组织总是时刻审时度势作出正确决策,党员干部随时随地冲锋在前抓落实,不必等到可以聚光的某个平台和方便上榜的某个节点。每一次主题教育学习都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四年之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应该是犹言在耳;群众路线主题教育余音尚存。一次次主题教育制定的常效机制哪里去了?我们保证为群众办实事的常态化哪里去了?
天门某社区认为学党史是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契机并没有错。可重要契机不能降格为放任过往的错失!百年党史学习更应该把党的建设和为人民服务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其着力点应当是将为民办实事进行总结深化、促进提高,巩固和完善长效机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而不是把常态化工作当政绩,把一次次教育活动当办实事的秀场。
(红笔:易国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