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0年1月27日写下第一篇战“疫”日记到今天,这是第25篇,我很想停更这个频道,但每每觉得国内万事大吉时,就会冒出零星几例本土病例挑动下我的神经。
尽管专家早有提示,说这个冬天很关键,疫情有反扑的趋势,尽管心理早有准备,但怎么也没想到又出现了超级传播现象,大连1传32,沈阳1传21,更没想到2021年的第一周,河北疫情突然告急,从1月2日至7日的6天里,当地新增多例本土感染者,省会石家庄藁城区调整为高风险地区。
回想疫情刚发生时,我从朋友圈看到很多“高人”的解读,比如医院为何名为“火神山”“雷神山”,清明节会是疫情的转折,还有鼠年为何多灾难,等等。尽管我受现代化教育好几十年,却依然看得津津有味。我坚信战胜疫情必须依靠科学,但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及中华传统文化的深邃底蕴。比如,借五行生克来驱赶瘟神,还有在传统文化里,火神雷神的司职就是主灭瘟疫;比如,古代楚人信奉的祖先是火神祝融,借助楚国的神话与民俗传统来振奋精神;再比如,清明这一节气,万物皆洁齐、生气旺盛、吐故纳新、气温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疫情肯定走衰。不能把这些理解为迷信,而是一种憧憬,我们所有人都是从内心是盼望病毒赶紧滚蛋,所以从那一刻起,我就盼着鼠年赶紧过去,不过从目前形势看,还得沉沉,离农历新年还有些日子,除夕才是中国人的新年。
疫情防控取得今天的成果实属不易,全国人民付出了艰苦的努力,经历了一年的斗争,我深刻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如今对疫情没有什么恐惧,战时状态、快速反应、全员核酸、封闭管理……一个个关键词就是一颗颗定心丸,尽管多地出现散发病例,可我们的生活没有受到太多影响。从网上看到很多感人的视频,数九寒天,医护人员在户外连续数小时工作,累的躺在草坪上休息;市民排队井然有序,一声声“加油”铿锵有力;一辆辆驰援车辆返程,当地百姓夹道欢送……国人众志成城,为生命谱写爱的意义。
可总有那么几个人不讲武德,在危险的边缘疯狂试探。不知你有没有刷到这些内容的视频,公交车上不戴口罩,反而跟司乘人员歇斯底里;不遵守封闭管理,骂哭志愿还一脸无辜;从隔离区强行离开,翻墙翻栏杆,面对工作人员的劝阻满口飙脏话;不配合必须的测温检查,胡搅蛮缠,打人撒泼……不守规矩的人,比病毒更可怕,不仅没有一点感恩之心,更是不知一丝羞耻,看着他们的叫嚣,恨不得来一个“闪电五连鞭”,真是和谐社会救了“你”。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值得尊重,该出手时不能含糊,看到视频结尾被警察带走拘留,结果让人极度舒适。 规则在疫情面前就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人品的好坏,在家是“巨婴”,在外,可没人惯着“你”。
老调重弹,还是要叮嘱已经放假在家的同学,少出门,少旅行,少聚集,拿出去年宅在家的劲头来,按时每日报平安。去年是因为没有货源买不到口罩,那今年的你一定早早备货充分,只要出门,就把自己裹严实,只要进门,先去洗手。如果,我是说如果,你所在的地区有了病例,不用紧张,服从安排。如果,我是说如果,你感到不适,不用害怕,抓紧就医。多看看正经的媒体,不要传播不实信息,都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是非真假容易辨别,别被那些个营销号带节奏,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比起喊“加油”更重要的是“配合”,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这些才是在疫情中,我们最该整明白的事。
(作者系天津师范大学党委校长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高校网络教育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