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龄上找最大、最小学生,是最简单的发现新闻线索的办法,确实能出一些有意思的故事,但这只是媒体无力对成千上万的新生一一进行新闻线索调查的无奈之举。实际上,每年开学之后,很多有故事的学生都在学院层面被发现,比最大、最小学生更有新闻价值。寻访最大、最小学生的报道路数,走到今天,已经近乎无聊,记者们自己都觉得很俗,但这是工作,大家都很敬业,不得不年复一年以专业的姿势俗下去。
沿着这个庸俗的套路,现在媒体关于新生报到的采访,开始发散到名字等方面,朝着娱乐化的方向狂奔。轻飘娱乐的内容,的确能收获无数流量,但这已经离大学、离学生的本义偏离太远了。
武汉某高校一男一女新生从录取到报到,就成了网红,因为他们的名字都与学校有很近的缘分。当初被录取的时候,媒体报道出来这个趣闻轶事,吃瓜群众就在做粉色之梦,见一面、在一起的呼声不绝于耳。果然开学之际,各界好事之徒就让他们见面在一起合影了。校方还给予了大力配合。这算不算一种全民街头骚扰?这种骚扰合理合法么?
大学要靠这种粉红色的娱乐新闻成为网红吗?大学需要让社会不停关注新生中的这种八卦吗?大学不应该引导社会关注新生中那些体现学习能力、品质、道德情操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吗?
八卦新闻是校园文化的一种,但不应成为大学文化。大学文化首先是价值观的确立与张扬。新闻宣传作为放大器,任何选择,都是价值观的选择。大学有无数多种价值观选择,唯独娱乐化应该放在最后,作为繁重学业的佐料偶尔调剂生活。当一个大学在娱乐新闻中占据越来越多的版面后,越来越多的学生们会以为这也可以成为奋斗目标;社会也把娱乐当成这所大学的品质,不再认为他们培养天才科学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到时候就会形成“我把自己当成科学与真理的名校,你却以为我只是娱乐场所”的尴尬。像武汉这所名校的新生中,各类学霸各类顶尖学生应该是特别多的,校方应该把舆论的灯光引导到他们身上,而不是让几个名字特别的学生成为全社会的津津乐道的谈资。
但在新生开学的报道中,我们看到的是娱乐化新闻越来越占据主流。新生当中那些获得全国学习竞赛大奖的人无人问津,成为媒体报道的边缘群体。这显然本末倒置了。媒体和高校都应该高度注意,多花点功夫去发掘那些有望引领社会各方面进步的苗子,让他们成为高校开学报道中当仁不让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