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教程>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评论教程 > 正文

【创作手记】殷建光:时评是可以从楼下“捡”来的

时间:2020-06-20 浏览量: 作者:殷建光

1月29日在红笔网刊发了一篇题为《及时清运垃圾方能打赢抗疫阻击战》的时评文章。后来,国家大力倡导爱国卫生运动。如今北京新发地疫情爆发后,人们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卫生状况的重视,都在悄悄证明这篇时评的意义。其实,这篇时评是楼下“捡”来的。

一次下楼,笔者发现楼道口的垃圾箱堆满了,而且外溢了许多。仅仅是这一个吗?我又骑着自行车到小区其他地方转了转,发现这是一个通病。进而注意到,这两天环卫工人似乎少了许多。我马上想到,现在正处于疫情防控时期,可能在清运垃圾方面的工作出了问题,环卫工作也存在不小的风险。而且,这个问题对于疫情防控能否胜利很重要。于是,我迅速回到书房,写下了时评《及时清运垃圾方能打赢抗疫阻击战》。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抛弃了以往“批评”的视角,更注重的是从清运垃圾的环卫工的角度来思考。疫情当前,环卫工作不但辛苦,并且是一个容易被感染、相当危险的工作。如果直接去批评,断然起不到应有的教育引导效果。而且,这种居高临下的批评很容易引起公众的反感。时评的一个重要责任是发现问题,并能从解决问题出发给出建议,时评家不应仅仅是批评,更应该提出可操作的建议。

在这篇文章中,我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做好环卫工人的自身防护,保障其健康工作条件,这项基础工作必须做好。二是增加环卫工人的防疫补贴,提高其工作内生动力,这项调动工作积极性的工作必须用好;三是严肃环卫工作的监督管理,有效助力疫情防控,这项保障工作必须做好。这样的时评体现了温度,挖掘了深度,打造了高度,更好地发挥了时评对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

文末我是这样写的: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大灾大疫面前,一旦生活垃圾成堆,既污染居民生存小环境,又破坏疫情防控大环境,是关系民生健康安全的大事。有效防控疫情,必须及时清运垃圾,强化公共环境卫生,这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这种提醒也是一种呼吁,针尖大的窟窿能漏出斗大的风,不重视垃圾小问题,就会成酿成疫情防控大问题。

责任在心,担当在肩,眼睛能够随时发现选题。时评的选题可以从新闻中来,也可从身边“捡”起来。我们写时评不是缺乏接地气的选题,而是缺乏发现选题的眼睛,强调问题导向的今天更是如此。

(红笔:殷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