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教程>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评论教程 > 正文

【红笔观察】山西将“本土病例”改成“湖北输入”不厚道

时间:2020-05-03 浏览量: 作者:胡文江

山西省卫健委通报称,2020年5月2日0-24时,山西省本地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湖北输入),目前在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省级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34例,治愈出院133例,现有在院隔离治疗病例1例。现有疑似病例0例。(5月3日山西省卫健委网站)

地球人都看得出来,山西卫健委将本地病例改称“湖北输入”,既和国家卫健委网站表述不一致,也和事实不符,更是不尊重科学。

每天关注疫情动态的红笔君注意到,国家卫健委网站5月2日的疫情通报是这样的:5月2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例,其中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1例为本土病例(在山西)。显然,国家卫健委将此病例表述为“本土病例(在山西)”是客观公正的,然则山西方面不知出于什么考量,居然擅自将这一客观表述更改为“湖北输入”!为了保持自己的疫情防控成绩可以理解,可如果是为了推卸责任想“甩锅”,既无必要、也太不应该了。

再来看如何与事实不符,如何不尊重科学。客观来讲,山西省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表现特别出色,是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当中为数不多的保持0死亡病例的省份,还接纳了数十例境外输入患者,并且还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服从国家“省包市”战略部署,及时派出医疗队驰援湖北。“山西对口支援仙桃、潜江、天门三市”可谓雪中送炭,“鄂晋之好”一时传为佳话,也给隆冬时节的湖北人民送来温暖。山西卫健部门将“4月14日持绿码返晋,5月2日确诊”的病例描述为本地病例本无伤大雅,可让人倍感遗憾的是,他们居然擅自将其定性为“湖北输入”,实在有些自相矛盾、匪夷所思,也无疑给山西、湖北的友好关系泼了一瓢凉水。

事实胜于雄辩。根据国家疫情防控政策,各省份针对外来人员须依据当地防疫政策进行14天的隔离。按照医学上的解释,新冠肺炎病毒的潜伏期在14天以内。在这里,“14天”是个关键节点,这是科学判断。故此,如果发病时间在14天隔离期以内,说是“湖北输入”可能还沾得上点边,可这位公民明明是在山西当地生活了18天才发病,怎么能说是“湖北输入”呢?即便存在潜伏期超过14天的特例,那也是极少数中的极少数,决不应该将特例视为“常例”。事实上,湖北武汉早在4月26日就完成了在诊病例清零,并且保持了连续29天确诊病例、疑似病例0新增。时至今日,即便湖北仍存在数百人的无症状患者,却未曾出现过一例转确诊。

如今,对“最困难”的湖北“搭把手、拉一把”不仅仅是中央要求,并且已经成为全国各地的自觉。湖北人虽然不是“玻璃心”,但为疫情防控做出重大牺牲和奉献的、英雄的湖北人民也不应该受到歧视。山西卫健委擅自将“本土病例”改成“湖北输入”,不光是表述不严谨、作风不地道的问题,并且明显往人伤口上撒盐,相当地不合时宜。这从另一个角度也折射了山西卫健部门的政治站位、政绩观和大局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红笔:胡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