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教程>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评论教程 > 正文

【红笔观察】不能放任“网上粉色地带”无度扩张

时间:2020-04-12 浏览量: 作者:胡文江

周日一大早翻看朋友圈,《“高管性侵养女案”仍有N大疑问》的标题赫然跳出,本以为又是哪个街头小报,或者吃吃喝喝的自媒体玩的标题党,万没想到此文居然出自某央媒公号!我觉得这回真的被“雷到”了,那感觉如同喉咙里飞进一只苍蝇,顿时有种呕吐的冲动。

如此看来,为了圈粉、赚流量,连央媒都不能免俗,带头玩起了恶俗的标题党、蹭热点这一套。一个声音在脑海中响起:我们的主流媒体,究竟从什么时候起变得这么没有底线了?大事大非面前为何他们总是失声、失语,却偏偏在花边新闻和粉色地带喜欢和小报记者、狗仔队们抢饭吃?这种严重的导向错误为何愈演愈烈?

反复炒作“性侵养女”这种重口味的烂事、破事,他们愣是把国家公器糟蹋成了电线杆子上的野广告、牛皮癣。难道这是他们自甘堕落、自取其辱吗?非也!他们心里清楚得很!“性侵”“高管”正是时下抓人眼球的热词,一旦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就能带来粉丝和流量。炒作花边新闻好处实在太多,既圈了粉又很“安全”,既能保护自己还能带来“经济效益”!

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今天的主流媒体实在“太爱惜自己的羽毛”了!他们“不当斗士装绅士”,在事关人民群众关切的重大公共舆论事件面前丧失了起码的斗争精神,一方面怕捉不住狐狸反而惹得一身骚,另一方面即便失声、失语了也没人追责。有的主流媒体甚至于被自媒体的批评吓破了胆,噤若寒蝉、不敢发声,毫无还手之力。

于是今天的舆论场就出现了一种非常奇葩的现象:重大公共舆论事件面前,大大小小的自媒体总是冲锋在前、赤膊上阵,主流媒体、喉舌部门却默不作声、三缄其口。反倒是在这些花边新闻、鸡汤软文、快餐夜读等等“粉色地带”时常见到他们的“魅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变化并非偶然,而是有人打着“媒体融合”的幌子给主流媒体作了阉割手术。

红笔君注意到,某些主流媒体“挥刀自宫”是从“话语体系”的改变开始的,紧跟其后展开了“运作模式”的“变革”,最终造成了“选题”上的本末倒置。

比如,《XX日报》公号推出的“夜读体”,实则就是自媒体公号“鸡汤文”的翻版,无非是将几个故事捏在一起再加个“顿悟式”的结论,然后各种撒娇煽情求关注,他们认为这种“软下来”的文章就是所谓的“网言网语”“接地气”,实则庸俗媚俗令人作呕,既没学会人家的皮毛,又丢掉了自己的本来面目,搞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主流媒体的画(耍)风(宝)突(卖)变(萌)、和狗仔队抢饭吃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运作模式”这一套明显也是从自媒体平台那里学来的。“流量至上”的话语背景之下,主流媒体不再,或者不主要地再将“政治站位”“舆论导向”当回事。他们看中的是“关键词抓取”“机器推送”“热搜”和“算法”,投其所好地为用户进行“精准推送”,简单来说就是传播领域的“马太效应”。比如针对“XX日记”,他们并不在乎你的观点是“挺”是“倒”、也不管你的立场忽“左”忽“右”,只要能引发恐慌、焦虑、愤怒等“共情”,只要能带来流量,就会一路开绿灯。

再看“选题”上的本末倒置。伴随着主流媒体“话语体系”变得不伦不类,和“运作模式”变得只重热度没有立场,只顾迎合、追随却丧失了引导功能,他们的选题不再看重家国天下,不再坚守职责使命,而是哪热闹往哪挤、哪热闹往哪钻。比如,主流媒体的职责更多地应该把有限的资源和精力放在容易被公众忽视、不为人知的“冰点”上去做文章,开展负责任的深度新闻调查,完全无需在已然被小报记者和自媒体炒得很热、榨得很干的“高管性侵案”话题上插上一脚。

如今的某些主流媒体,正在变成“网上粉色地带”无度扩张的巨大推手。他们明知道不能将“流量”和正能量简单划等号,但趋利避害的“利己”心态、“保帽”思维让他们欲罢不能。“粉色地带”不但直接挂钩“粉丝经济”,并且还能“粉饰太平”,他们宁可避重就轻地纠缠于类似“高管性侵”这样的具体案件,也不愿意在开展正面的舆论斗争、为国家争夺国际话语权上花力气。关键时刻人们找不到所期望的主流声音在哪里,看不到舆论的脊梁和主心骨究竟在哪里?甚至于怀疑主流媒体是不是已经“跪了”?

“粉色”看上去和“红色”比较接近,却并非“真正的红”,我们决不能放任这种“伪装的红”无度扩张,也决不允许“粉色地带”去挤占甚至代替“红色地带”。比如在某些主流媒体的评论频道:人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些假大空、不疼不痒的,拿腔作势、假装高潮的“八股文”。这样的文章往往是洋洋洒洒、调门很高,动辄一二三四、甲乙丙丁……看上去像模像样、很是热闹,却多半是些只有观点没有论证、只有表态没有思想、完全经不起推敲和时间检验的垃圾文字。不论是邯郸学步式的“融媒运动”,还是文风上的“新八股”,恰恰反衬了某些人精神上严重缺钙,理论上严重缺乏底气和自信,能力上已然是黔驴技穷。

所以,警惕“网上粉色地带”无度扩张必须拨云见日、去伪存真,少空谈些主义、真研究些现实问题。某些主流媒体之所以喜欢刊发那些不解决任何问题的“银样蜡枪头”的稿子、“粉饰太平”的稿子、“避重就轻”的稿子,就是因为这一堆堆空话、套话、废话绝对正确又绝对“安全”,正中某些人的下怀,又是海量转载又是收入文集,又是业绩又是奖金,正可谓名利双收。那些真正触及社会治理现实问题、涉及群众重大关切的有价值的选题,他们既怕“烧脑”又怕把握不准,索性视而不见、避而不谈。事实上,没有营养的流量不要也罢,尤其是对于这种虚化政治站位、淡化导向意识的不作为、乱作为必须有人管、早点管,而不是放任自流。

(红笔:胡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