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的批评,或者批判,不是写着好玩的,目的是要让文章诉求的对象,或者评论的对象产生现实的反馈作用。或受到严惩,或受到制约,或受到打击,或受到改善、改进、或改正。我们通常讲究“说话要在点”,时评文章也要“在点”。何谓在点?就是说到痛处,说到关键处。只是在后背“挠挠痒”,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时评文的语态,只有显现出严肃而又具备打击性的态势才会有力度。
要力戒在时评文中出现平和、调侃、假幽默心态。花拳绣腿的文章和唱高调、戴大帽子的时评文,都无济于事。那种“拍肩膀”和“碰酒杯”的语态特征,只能放任文章诉求和打击的对象逍遥法外,或者心不在焉,类似等等,都起不到推动解决问题的作用。哪怕是类似的文章点击率很高,但如果不能够唤醒,或者激发相关职能部门解决问题,仍然是百无一用的。
现在网上也有人花钱购买粉丝量或者点赞量,这也不稀奇。其实,那些看上去热热闹闹的高粉丝量,未必就能够说明解决问题的途径或者方向。点击率很高的时文,往往都是水军在起作用,不过是闹眼子而已。那么,其中的无效的看客,多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包括方向。 最后,作者文章中的诉求,包括粉丝们寄托在文章中的诉求,都只是停留在纸上,仅仅是纸上谈兵。
因此,你的笔头子有了解决现实问题的影响力,那么,你文章诉求的相关人,或者人群,或者相关职能部门,就会关注你和重视你的文章的诉求。如此才能够起到干预、监督、督促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种文体,或者体裁,包括题材,都有相对固定的读者群。一个写作者,不去研究写作的对象,或者读者的对象,就是在盲目地写作。可以说,当下的网上,包括报刊杂志刊登的时评性文章(包括文艺评论),有近95%都是无效的文章。
何谓无效的文章?就是说在实质性的推动问题解决,或者解决问题的能力上缺失了。 我一再提倡我们的评论性文章要加强锐利和锋芒的语态特征(尤其是时事评论)。那么,时事评论性文章究竟写给谁看呢?依我看,写给三方人看:其一是文章中相关责任人,其二相关责任职能部门,其三是文章中诉求的社会责任所承载的社会人群体。
如果你的文章中没有昭示出这三方,那么,你的时评文章就是无效的,充其量也只是混一下稿费而已。所以,如果你们立志要写时事评论,就一定要锻造自己的脊梁骨,包括责任心。责任心,包括社会责任心、历史责任心、人道责任心。文章要历练到“干预”、“监督”、“督促”的能力和水平。如果仅仅是停留在发泄个人的郁闷,或者发泄对社会的郁闷,这些都还停留在相当低的层次。
汉江师范学院 "红笔"网友俱乐部 Copyright © 2015 党委宣传部制作、维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