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教程>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评论教程 > 正文

姜虎成:关于我国学术界名词性定义的若干问题

时间:2017-11-10 浏览量: 作者:姜虎成

魏文帝曹丕《典论·论文》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释义:盖,句首虚词,无义;文章,统指诗、文创作;经国,治国;经,经营,治理;不朽,指永不消亡。这几句大意是:文学创作是有关治理国家的伟业,是万世永不消亡的大事。“曹丕强调了文章的价值,把文学提到与事功并立的地位,肯定文学要为政治服务这一功能,从而突破了两汉以来轻视文学的观点,这对魏晋以后文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宋理学家周敦颐《通书·文辞》说:“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此“文以载道”的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其引申义为:文章,是传播儒家之“道”的手段和工具。我在两位古人论述的基础上重新定义“文以载道”:首先要解决什么叫“文章”?我重新给这个名词下的逻辑性定义是:泛指一切以语言,或文字为载体而构成的具有观念性、审美性、完整性的书面表达和表现的工具。那么,重新定义“文以载道”,则是传播人类赋予的各种情感和美感之“道”的手段和工具。
   
长期以来,无论是我们的中文教科书(包括各种版本的中国文学史),还是外国文学研究领域里,对此概念都未做到准确其详。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学性?我给它下的逻辑性定义是“指用感性逻辑思维去形象化地描摹对象的本质特征,并具有审美的趣味和意蕴”。人、事、物在没有文学活动中时,他她(它)们是原生态的,又是客观静态的。在这样的状态下,你要学会运用各种文学手段,赋予他她(它)动感和情感。一篇,或一部文学作品究竟有没有文学性?就看你在多大程度上运用了文学手段赋予了他她(它)动感和情感。有动感,那么,他她(它)就会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生命迹象。有情感,那么,他她(它)就会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生命状态。“动感”和“情感”这两组词语,在我看来就是文学性的关键词。他她(它)们都侧重于“感”字:感觉、感动、感触、感情、感染等等与“感”字相关联的词汇,并感同身受,感慨万千。
   
另外,作为一个文化人,或者称之为“学人”、“学者”、“专家”等,要加强和夯实“文化教养”的能力的培养和历练。所谓“文化教养”?我下的逻辑性定义是“指具有独立而准确地判断文化现象和本质特征的能力”。在我们传统,又是愚昧的文化观念中,常常将“伦理道德”作为“文化教养”的唯一认知和理解来判断。如此判断的本身,就缺失了“文化教养”。再进一步地说:凡是依附于某种非文化性的观念的人,肯定是没有“文化教养”特征的人,无论其学历和资历多么牛(如:类似认同、参与、拥趸“诺贝尔文学奖”的认知和理解的人群)。那么,什么是文化性?我给它下的逻辑性定义是:“指一切人、事、物的内部规律应然呈现的客观的本质特征”。说明:“文化”语境的外延和内涵,集中地表现在人、事、物三者既是独立而并列的关系,又是相互作用而影响的关系。它们都要通过彼此的语境相互作用和影响,并促成新的“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直至完成具有“文化性”的特征。
   
我要特别强调的是:人、事、物三者都具有其“文化性”的特征,不能够单纯地将“文化”视为“人文”的语境,或者“人文类学科”的语境来认知和称谓。因此,凡是以汉语言和文字从事研究和写作的人群在对待“文化”和“文化性”这两个词语的时候,一定要对照我的这个定义反观和反思你们认识和理解的现状,决不可以非文化性的观念混淆视听地卖弄和糊弄,或者取悦于大众文化心态(包括大众社会心态)。我们的文化界(包括学术性理论研究领域里)和教育界(包括普及基础性教育领域里)都要对照我的这个定义,认真地反思和反省过去、当前、未来是否正确地认知和理解关于“文化教养”的问题。
 
给一个词语,或者关键性的词语,进行准确性的定义,既是一个研究者和评论写作者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也是一个研究者和评论写作者的学术性能力的具体表现。我曾经说过:在阐述自己观点的文章中,一定要将所关联的关键词进行定义之后再续文。与此同时,要坚决做到我所归纳的对定义的基本性的要求,即:“客观、准确、鲜明、简洁”。那么,我对定义的基本性的要求是什么呢?1、客观:是指以公正的“中间立场”的理性心态,进行判断;2、准确:是指以严谨科学的求真务实的心态,达到“一语中的”的定义判断;3、鲜明:是指定义的概念和立场旗帜鲜明,不晦涩和阴暗;4、简洁:是指整个定义的过程和结果(指遣词造句)所呈现出来的定义形态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那么,定义准确的好处在哪儿呢?1、引导和指导人们客观而正确地看待“三观”;2、引导和指导人们客观而正确地判断是与非。
   
学问学问,学要所问,问要所学!不求甚解之“学”和“问”,既害己,又误人。虎尘老师特别告诫:这四点定义的基本性要求的重要判断依据是“逻辑性”(我归纳的主要是指理性逻辑思维和感性逻辑思维。理性逻辑思维主管的是“抽象和现象”,感性逻辑思维主管的是“形象和意象”。理性逻辑思维从形态上来认知和理解是静态的,感性逻辑思维从形态上来认知和理解就是动态的。理性逻辑思维,多用于科学和哲学类似的学科和文本;感性逻辑思维,多用于文学和艺术类似的学科和文本,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探求和反映自身规律性的本质特征。因此,我们对一个词性的准确和正确的认知和理解,一定要考察它们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故,凡是经不起“逻辑性”的判断和推理的一切言行、定义和文本,是不足以“定义”和“概念”的面目行于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