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教程>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评论教程 > 正文

姜虎成:关于理性逻辑思维和感性逻辑思维

时间:2017-01-01 浏览量: 作者:

      人类的基本的思维方式只有两种模式:理性逻辑思维和感性逻辑思维。理性逻辑思维主管的是“抽象和现象”,感性逻辑思维主管的是“形象和意象”。理性逻辑思维从形态上来认知和理解是静态的,感性逻辑思维从形态上来认知和理解就是动态的。理性逻辑思维,多用于哲学类似的学科和文本,感性逻辑思维,多用于文学和艺术类似的学科和文本。因此,我们对一个词性的准确和正确的认知和理解,一定要考察它们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在使用类似哲学语言的表述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它们的理性逻辑性。我们在使用类似文学和艺术语言的表述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它们的感性逻辑性。我们的抽象思维要符合理性思维的逻辑性,我们的形象思维要符合感性思维的逻辑性。既不能用形象思维去研究和表述哲学语言,也不能用抽象思维去研究和表述文学和艺术语言。虽然每一种学科,或者文本都可以互为交叉地融会贯通,但是,具体到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句的语境的时候,还是要用理性逻辑思维和感性逻辑思维去区别之。

      当把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句,用到各类制度性设计的文本,或文书的时候,一定要用理性逻辑思维来对待。不能够像在山上放羊一样,任性而为,随心所欲。因为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句,都可能会涉及国家、民族、社会、集体、团队、个人的正当利益和命运。在严肃的党纪性、政策性、法律性的制度设计中,一定要严格遣词造句的严谨性。要把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当作一个“人”来看待。

      用字用词用句要像用“人”一样:要做到守土有责,物尽其能和其用。党纪性的遣词造句的不严谨,就可能会丧失党性原则;政策性的遣词造句的不严谨,就可能会丧失政策性原则;法律性的遣词造句的不严谨,就可能会丧失法律性原则。如果党纪性制度设计、政策性制度设计、法律性制度设计都表述得不明确和不规范的含糊其辞和模棱两,都会可能让遵循、遵从、遵照、遵守者莫衷一是和无所适从。甚至于会可能导致政治和经济的社会不稳定性,更有甚者还会导致人命关天类似的冤假错案。

    (作者系“红笔”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