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校各种学术会议又遍地开花,繁盛起来。一场场学术研讨,一串串成果发布,一个个学会成立,名家大腕儿应邀不迭,普通老师也忙得飞飞。不少人感叹“每天都是会啊!”
本来,学术界人士召开会议,切磋学术,交流思想,展示成果,是应该的,有些也是必须的。这其中有不少是完全以学术立会,成效良好的。然而,会议太繁盛了,大家都赶着趟儿地做这个,实在有一些问题。个中就里,业内人士也都心知肚明。
有些学术会议的举办并不是真正为学术研究,只是一种符号盛宴的戏演:看,我们又开了个高级别的学术会议,来了不少大家,又成立了个学术分会,获得了某个学会的职衔,拿到了个什么级别的奖励。这些个名号与职衔,成了一些会议追求的目标。当然,目标成果主要落在各种“长”们那里了,因为只有“长”们才能操办起来这种级别的学术会议。有些个学术会议直接就是找噱头用钱,拉关系而已。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高校对老师们科研成果与学术水平的评价,以及各种各样计划“人才”奖励人员的遴选,都用上了“课题的级别”“获奖的级别”“论文的级别”“学会头衔的级别”“会议报告的级别”做标准。经营圈子,做符号,总是回报丰厚,成效卓著。有些学术会议即是其生产方式之一。
高校已经不能承受如此的会议之繁盛,因为,名衔、权力、关系、地位的张力已经在挤压真正的教育与科研生长的空间。老师们忙会的多了,用心讲课的就少了。听一听大学生、研究生们郁闷和焦虑的牢骚话,就能够感知到这些。由会议演出的符号盛宴并不表明学术研究的繁荣。学术需要安宁、潜心与冷静,需要长期积累,在不断的设计、实验、反思和批判中来完成对真理的发现和对知识的创造。
真正的学术交流,并不见得非得用学术会议的形式,多半的研讨可以采用沙龙、讲座、座谈等简朴的形式。这样既认真,又省钱,交流还充分,岂不更好?至于科研经费,有控制权的“长”们用不了,可以分给无权势的小学者们用,或者分给民工级的研究人员用,照顾一下他们做学术缺钱的窘境,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当然,实在没有用完,上交国家才是正当的。
少些形式主义的会议盛宴,摈弃做符号的游戏,让学术研究回归本位,让老师们安心教学吧。当然,这样还需要管理层在制定教育与学术评价标准上务实、专业,引导老师们面对真正的业务与学术世界,不驰骛于名衔,不抱着权力的尾巴跳舞。
稿源:荆楚网
作者:顾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