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教程>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评论教程 > 正文

姜虎成:重新认识“批评和批判”的作用和价值

时间:2016-04-20 浏览量: 作者:姜虎成

       自《愿“批评和批判”给中国文坛带来风清气正》《我给中国作家协会的建议》在几个重要的论坛发表后,我的手机、QQ、纸条、短信,私信几乎每天都分别爆满。如此“盛况”,令我猝不及防和措手不及。尤其是针对《我给中国作家协会的建议》一文中对中国作家协会的严厉批评,在为之唏嘘和谴责的同时,都一致性的发出点赞。
 
    别小看这样的社会组织的团体和协会,其中也有惺惺惜惺惺般的巨大的利益链的相互示媚。一些贪官污吏和欺世盗名者往往就是靠它们掩盖自己,为自己涂脂抹粉,把自己打扮成一副“准文化人”的模样。其实不过是腹中空空,墙上芦苇而已。这些所谓以官方身份组织起来的团体和协会,往往在一般人看来,没有多大的作用和价值。而到了那些衮衮诸公的手上,或者说他们把这些附加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就发挥了“利益链”的作用和价值。
 
    我不反对获取正当利益的任何方式和途径,我们也知道像这类现象和现实也很多。但是,象这种被反腐打击而遗忘的角落,一旦发现,必须对其“义正辞严”。文化中的腐败和堕落,它是潜移默化的。它虽然不像贪污受贿等贪腐现象那样明显,但是,它的“孵化”作用,要比“贪腐现象”的本身更严重和更严峻。不打击和清除这样的陋习和恶习,将会阻碍中国文化(当然也包括文学),应然的朝着健康的,而又是风清气正的方向发展。
 
    所以说,我们的评论性文章,尤其是时评文文本,在叙述和措辞上,一定要“义正辞严”,一定要尽可能地达到“振聋发聩”的批评和批判的效应和效果。什么叫“义正辞严”?英文:speak out sternly from a sense of justice,释义: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出处:宋·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出处: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四》:“子玄之论,义正词严,圣人复起,弗能易矣。”用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宾语;含褒义。
 
    我特地解释这个成语的目的,就是要着力强调它的两个特性:干预性和批判性。我给出这两个特性的逻辑性定义是:一、干预性:是指作者通过对新闻背景事实或者事件的理性分析和研判,达到介入影响干扰事实或者事件朝着改正改进改善的方向发展的一种作用力。二、批判性:是指作者通过对新闻背景事实或者事件的理性分析和研判,达到对事实或者事件进行严厉批评和批判,呵斥和呵责的一种作用力。
 
    时评文的“干预性”和“批判性”,不是我个人的意愿,硬要塞给它的,而是这个文本的本质应然呈现的本质特征,它也是历史和现实交锋作用的结果。挠挠痒摸摸头,那都是哄小孩子的心态和动作,不是时评文应然呈现的鲜明特征。这样的时评文写作性的心态,是起不到打击和呵斥的作用和价值的,更不用说去监督它们改正、改进、改善。
 
    看一个评论者有没有正能量,有没有浩然正气,有没有人文情怀,就看它在语言的表达过程中是否融入了这种精神状态?我曾经说过:“看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是否强大和充实,就看他在表达语言的过程中,是否动用了的自己的感性能量,是否动用了自己的感知能量。”“批评和批判”,肯定是令人不舒服的,这是必然的。就连批评者本身说出“批评和批判”这两个词语时,也会在心里产生深深的“忧虑”。
 
    “忧虑”什么呢?“忧虑”怕得罪一些人;“忧虑”怕自己失去了朋友,孤独一人;“忧虑”怕上下级给自己穿“小鞋”。有鉴如此,如果一个时评作者整天“忧虑”这些东西,怕把“批评和批判”的精神带入文章中去,那么,依我之见:你干脆“金盆洗手”算了,不要去写评论性文章了。也没必要费神劳力,“先天下之忧而忧”了。如果你连这样的胆量都没有,你的文章何以示人?何以悦人?何以教人?
 
    我提倡在文化界(包括文学界)倡导“批评和批判”之风和在文化界(包括文学界),倡导“文化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旨在希望中国文化(包括新闻、文学等人文学科领域)朝着健康的,而又是风清气正的方向发展。让鲜明而又是正能量的“批评和批判”精神的火种,渗透到中国文化的每一个领域的每一个角落。
 
    无论是从事新闻评论,还是从事文化评论,都要有“批评和批判”精神的介入和渗透。你介入和渗透的“批评和批判”精神的参数和系数有多大?那么,就说明你对社会的“担当”和“责任”就有多大?因此,我寄希望于时评文作者(也包括写作评论性文章范畴内的作者):一、要有远大的社会理想;二要有远大的精神抱负。争取做一个对社会有担当意识和批评和批判意识的评论者,而不是做文字上的“花花公子”,或者叫做文字上的“纨绔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