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最怕写作文,因为惧怕写作,作文能得个70分就很高兴了。1964年底,19岁那年,我入伍当上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久,发现与我同连队的一个老乡经常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我羡慕得不得了。但是,羞于自己文字基础太差,一直不敢动笔。有一天,我俩相遇,闲聊之中向他请教写文章的经验。他除了说了些写文章的技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满脸自信地说了一句话:“别人能写文章给我看,我也能写文章给别人看!”对极了,人就是要有这点自信!从此,我就萌发了写文章的念头。
身为普通战士的我,开始了影响我一生的写作大“进军”:我以饱满的热情参加艰苦的军事训练,同时积极参与连队组织的各项活动,1965年(入伍的第二年)就被评为“五好战士”,并以全优成绩获得“神枪手”、“特等射手”称号。五味交融的亲身经历,丰富多彩的连队生活,为我的写作提供了生动、实在的写作素材,自己不惜牺牲休息时间,不断地给江苏省党报《新华日报》、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报》投去一篇篇充满期待的手抄稿件,也不断地收到一封封印刷退稿通知。但是,我没有退缩,没有灰心,始终怀抱“别人行,我也能行”的信念,并且,刻苦地钻研我所能搜集到的传授写作知识的材料,对照自己被退回来的稿件,找出未能发表的原因,在下一篇文章中加以改进。终于,第52篇投稿、我的200多字的新闻在《人民前线报》上首次变成了铅字。后来,我一发而不可收,文章的命中率也越来越高,自己的名字经常在《新华日报》、《人民前线报》等多家新闻媒体露脸。虽然当时没有分文稿费,但自己感到一旦写起文章来,就觉得生活很充实,自信心就油然而生。
因为,能写点小文章,我被作为连队的“文人”从班里调到连部当文书,不久又被团政治处借调去专门从事新闻报道工作。1969年,我从部队复员到江苏省基层劳改单位政治处,几份简报文字让省劳改局政治处发现了我,第二年被调到地处南京的江苏省公安厅劳改局政治处从事与文字紧密相连的理论宣传工作。1978年,我来到仪征化纤集团保卫处,无论是搞内勤、还是搞治安、消防,我都没有停止过所爱好的写作。可能是有一点文字基础吧,1989年被调到仪化公司总经办秘书科任综合秘书,也就在当年我学会了电脑写作,当时的总经办主任特别向全公司秘书推荐我的电脑写作。受益于文字,我的职务升至特大型化纤集团总经办主任兼党办主任职务。
2002年,57岁的我从岗位上退了下来,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增多了,我就学着到BBS上去发表充分体现自我的文章、跟贴。后来,我发现仪化公司的李忠卿在多家网站上发表时评,而且有个人文集,风光得很。我向李忠卿讨教如何发电子邮件,要来多家网站的投稿电子邮箱,学习写作时评的经验。时评不比公文,既要有时效性,又要有可读性。我每天凌晨5时起身,浏览各主流网站最近新闻,选择可供评论的新闻由头,凭着数十年的文字基础,凭着“别人行,我也能行!”的信念支撑,凭着耕耘不止的刻苦精神,调动自学大专、本科形成的知识积累,认真推敲每个观点和阐述,直至自己满意才通过电子邮件发向网站和纸媒。2003、2004年先后在平面、网络媒体上发表了303篇时评作品。其中,在人民网、国际在线发表的《人民法院应该忠于谁?》以及与名人邵道生的争鸣时评《“问责制”就是领导个人责任追究制》在网络媒体引起较大反响。先后被湖南红网、中国法院网评为时评写作个人先进。
人生之路,人生选择,五光十色,但我的感悟是“自信惟大”。有了人生支柱的自信,又有了脚踏实地的奋斗,才能步入事业成功的殿堂。
(作者:孙金栋)
汉江师范学院 "红笔"网友俱乐部 Copyright © 2015 党委宣传部制作、维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