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性文章要具有如下特性:其一,打击性;其二,攻击性;其三,刺激性。“打击性”是指找准七寸之后狠打、猛打,因此在措词上要严重、严肃、严厉,不要如娘娘腔一样、不要如伪中庸一样,下刀子直插心脏,不要浑身只见刀痕而不见刀疤。“攻击性”要有主动性,那些常人看不见的破绽性就是攻击的对象,写评论就是要攻其不备、出其不意,这是它的文本性决定的,而不是作者歪曲的。
打击性和攻击性要具有完整性和完备性的文本性特征,零碎、零散的言论不具有文本性特征,一气呵成,语言、语意、语境三语形成整体优势遥相呼应,才可谓之为具有完整性和完备性的文本性特征。批评性文章还有个特点,就是刺激性。什么叫刺激性?是指最大限度地激活对象的情绪,使之反对或认同文章中的观念和观点。记住这一点,你就知道评论的作用和价值。
写作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评论文章也要靠近技术性和艺术性。美,客观性地存在着,就看作者有没有发现它的审美性的眼光。一个丑女人也有她的美好之处,一个佳人也有她的丑陋之处,关键是你的视点、你的视觉、你的立场、你的立意是否认同?是否认定?这才是一篇文章的升华点。
有很多中国作协会员的文章为什么经不起我一读?毛病就在这:基础性语文知识不但欠缺,而且思想性很成问题。思想性是从个见性中衍生出来的,一个作协会员,没有鲜明的个见性特征,让我叫他们作家和诗人的称号实在难以启齿,实在难以恭维。我若随便叫了,那是降低了我的审美力,这就是虎尘老师不与他们合群的原因。
国内70后、80后中有几个时评文章个见性特征鲜明的人:如曹林、王石川等。个见性特征鲜明是指具有可持续性的个见性文本的呈现。曹林早些文章还可以,自从担任中青报评论部主任以来,文章的个见性特征显然钝化了;王石川,迫于生计也开始钝化了;至于其他时评作者,因为个见性特征鲜明可持续性差一些,就不提了。叶匡政早年有些意思,现在居然钝化得找不见谁叫“叶匡政”了。
一个评论家境界要高。高,才能写出大文章,才能写出真正值得静心、耐心推敲的文章。有些文章看上去很美,但是缺少可持续性的思想性,还有经不起审读的过程。经不起审读的过程,就是经不起静心、耐心推敲的文章。
古人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知”是什么?知,不仅包括已知,也包括未知;不仅包括己知,也包括他知。知己知彼,方成文章之大气。小家碧玉、弱不禁风,岂可成文章之大气?苟且偷安、蝇营狗苟,岂可成文章之大气?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什么叫“达”?得志显达之时只是达之一种,在文章的语境中是境界,是大境界,具有了可持续性的大境界你才能做好文章、做好大文章。大文章的标准是什么?济天下、护苍生,以小见大、见微识著,做到了我的上述才堪为评论家,也包括作家和诗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什么叫“寒”?是苦痛、是艰辛、是磨难、是冷板凳、是凉案头。吃不得冰冷、吃不得苦痛、吃不得艰辛、吃不得磨难、坐不得冷板凳、伏不得凉案头,岂可成为评论家作家和诗人?岂可成就好文章大文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故乡”是什么?是老家吗?是乡村吗?是!但是又不是!在本文的语境中是指一个作者已然达到了写作性的境界,或者说其文章已然达到了可持续性的艺术和思想的境界。写作性的境界和文章的艺术和思想的境界,就是一个作者的应然和必须追求和达到的“故乡”。回到“故乡”了,你才有能力和资格“威加海内”,甚至于海外。
汉江师范学院 "红笔"网友俱乐部 Copyright © 2015 党委宣传部制作、维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