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教程>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评论教程 > 正文

胡文江:从建设性意见看时评人的全面成长

时间:2015-11-14 浏览量: 作者:

  很长时间以来,时评人往往被视为多管闲事、甚至于没事找事的“愤青”,甚至于有的时评人自己也这么认为。其实这是一种认识的误区。时评文章示人的面貌往往是一些反思性的、意见性的,甚至于批评性的。但是这并不排斥一些建议性的,尤其是一些带有建设性的时评。比如时评人李云勇的《背< 岳阳楼记>可免费登楼是个好创意》一文就属此类。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能从对时评人的刻板印象之中走出来。其实时评未必都是批评性的、更不是局限于反腐的。即便是公众将反腐的重任压在时评人身上,也未必取得多大效果,甚至于产生职责错位。反腐,自有相关职能部门去做,而不是靠情妇,靠小偷,靠色情日记,靠时评文章。  

  所以,写时评文章,不是骂得越狠越好,也不是凡事都叫好越好,关键是要骂那等该骂之事,要赞那等该赞之事,只要对事不对人,能言之成理,便是好文章。所以,有人机械地将时评分为“愤青”、“五毛”,实在大可不必。带着立场去看时评文章,去谈时评人不符合人现代社会规则。  

  当然,有的时评作者,尤其是一些初学者往往喜欢把话说满、说绝,容易招来非议。写时评是有技巧的,所谓没有批评,则赞扬无意义,讲的就是文章不可人云亦云,要有独到之处,否则就是简单的重复他人;同时写时评也应攻守兼备,当我们无限度地去赞扬或者批评某事之时,往往容易跑偏,此时我们的守势就会出现破绽。把话说满、说绝,就属于只攻不守,甚至于带着火气讲话,必然会削弱文章的说服力。  

  一名时评人的健康成长,要有良好的环境,比如网络环境、激励机制等,同时自己也应该有悟性,尤其要时刻保持思想的独立,这种独立并非特立独行,而是要具备对社会公序良俗的积极意义,全面地把握自由之思想、公众之言论、社会之良知,真正做好言之有物、褒贬有度、攻守兼备,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稳健的时评人一名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