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学校首页
首页
关于红笔
红笔简介
红笔荣誉
有关评论
队伍风采
原创评论
教育评论
文艺评论
文明观察
快评汉师
暖评十堰
网评湖北
雏凤清声
专栏作者
胡文江
冉彪
季侯风
乔志峰
敬语
虎尘
郭萍
虹野
石默无声
杨宏斌
零距离
杜剑彬
毛晶玥
云天回响
王思源
程振伟
张玲
胡锡清
黄林
叶艳芳
王君
苗纯娇
徐圣娥
其他
网媒关注
权威评论
观点聚焦
视频访谈
网评资讯
评论教程
X
关于红笔
>
红笔简介
红笔荣誉
有关评论
队伍风采
原创评论
>
教育评论
文艺评论
文明观察
快评汉师
暖评十堰
网评湖北
雏凤清声
专栏作者
>
胡文江
冉彪
季侯风
乔志峰
敬语
虎尘
郭萍
虹野
石默无声
杨宏斌
零距离
杜剑彬
毛晶玥
云天回响
王思源
程振伟
张玲
胡锡清
黄林
叶艳芳
王君
苗纯娇
徐圣娥
其他
网媒关注
权威评论
观点聚焦
视频访谈
网评资讯
评论教程
评论教程
>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评论教程
>
正文
马少华VS刘海明:论评论开头的叙事处理
时间:2015-10-31
浏览量:
作者:
少华按:
海明兄多年前是我的一位评论作者,现在是我教评论的同行。最近在我的博客上频频发言,提出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使我受益颇多。可以看出,他在新闻评论教学和新闻评论写作上的思考与探求非常认真。昨天,他就新闻评论开头部分的叙事方法问题提出来与我讨论。我们先在邮件中,然后我征求了他的意见之后,今天把这些内容贴到博客上来。当然,我们的讨论只是比较浅地触及了这个问题,谈不上结论。这个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待于对读者接受过程的考察,也有待于朋友们的参与。
海明兄以自己的一篇评论为例。我考虑到这篇文章刚写出来尚未发表,也许不宜于全文公开,只节录了他开头的一部分。
下面是我们的邮件往还:
马老师:
现在,许多编辑喜欢开门见山,在编辑的时候,将新闻事实放在标题下面。有的时候,一个新闻事件,统筹几篇同题评论,这样做效果不错。一般情况下,我觉得这样做,不符合中国的阅读习惯。新闻写作,时下比较重视叙事化写作。评论写作,议论的成分较多,有限的叙事篇幅,如何将叙事和议论有机融合成一体,就显得比较重要了。所以,我的习惯,喜欢先来一段“引言”,然后引入新闻事件,跟着再发表个人的议论。有的编辑说这样入门太慢,不适应现代的快节奏生活。请您谈谈您的看法。
我的看法,人们阅读文章,不是去赶火车或者飞机,需要一个必要的过渡阶段,尽管这个阶段很短暂。作为作者和编辑,照顾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是不是更好?
下面,是我今天的写的一篇稿子,当作文本吧。当然,这不是纯时评体,而是时评性杂文了。
看看广州教育局这张“脸”
□刘海明
据说,“变脸”是川剧的绝活,这门技艺,不被外传的。前段时间,“变脸”绝活流传海外,一度引起轰动。其实,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假如没有社会生活,变脸不仅难以成为绝活,恐怕连舞台也登不上。何以为证?看看下面这则新闻中,就知道“变脸”发明人是谁了。
广东省政协委员孟浩前往广州市教育局了解情况时遭拒,遭工作人员扬言报警威胁;
8
月
16,
广州市教育局作出回应
:
工作人员将他当成一般的群众来访是不妥的,尤其在知道其政协委员身份的情况下,说出报警的话更是不妥的。(《南方都市报》
2006
年
8
月
17
日)
政协不是执法机关,也不能发放制服。所以,孟浩这个政协委员去广州市教育局搞调查,想不“微服”都不成。经常穿制服的人都知道,微服出门办事,麻烦就是多。所以,许多部门竞相申请要定做统一的制服,与其说是吓唬人,不如说是提醒他人:我是制服,甭拿制服不当权力。孟浩没有制服,却有幸看到了人世间难得的一幕:职能部门的“变脸”技术。(略)
新闻链接:
最后,希望仁兄劳逸结合,那样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活力。爬山就爬山,能步行,就别开车,身体是锻炼出来的,开车对身体未必是好事。当然,京城太大,离开车真的不行。
刘海明
2006.8.17
海明老师:
你好!
你的问题和例子都很好。
在我看来,开头的叙事,的确是一个值得讲究的地方,因为开头的位是一个优势位置,既承担着一下子吸引住读者的责任,也影响着全篇的节奏。
我在中南的教材中是这样谈的:
“摆在前头的,无非是两类:一类是叙事(作为评论对象的新闻事实与作为由头的新闻事实、归纳出的问题、要批驳的别的观点,都属叙事的性质);另一类则是判断(结论、预测,都属判断)。
在新闻评论的开头首先叙事,通常是不可避免的办法。20世纪初,我国第一位新闻学教授徐宝璜先生在《新闻学》一书中写道:
“社论既以批评新闻为事,故其结构,普通宜分为三部。首先特此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简明叙出,以为批评之基础。次以种种理由而批评之。最后为结论。”。
但是,应该认识到,新闻评论中的叙事本身,不可能像消息中那样吸引人,因为它们往往是已经报道过、读者已经看过的事实。这就需要尽可能地由叙事这种客观性信息转入主观性信息:论点、判断。”
……
“如果说,新闻评论把事实摆在前头总是不可避免的话,那么,把结论(判断)摆在前头,是除此之外更为普遍、更合乎效率原则的一种开头。实际上,一个表明结论的判断句本身,往往就包含了判断的对象(事实)和对这个事实本身的判断。这种开头也为近代以来许多新闻评论作品所证明。
比如:我国早期报纸评论家王韬在《旺贸易不在增埠》一文中,第一句话就说:“呜呼!吾窃谓英人增埠之计左也。”
1904年《东方杂志》第1期发表评论日俄战争局势的时评《马加罗甫死》,第一句话即为:“呜呼!马加罗甫死,而俄国极东之运命尽矣。”
在正在编写的教材中,又加了如一一段:
“考虑到一开始就合盘端出论点会给读者以突兀的感觉,也有人认为开头并不一定要完全说出论点,而要暗示出论点,就可以了。
总之,代表作者主观性信息的判断,应尽可能早地出现,它们是对读者的一个暗示:我已经思考和开始说话了,请别走开,并由此把读者带入自己的论证节奏之中。纯粹的叙事性内容是起不到这种作用的。”
这次的教材,还加入了曹林的一个例子,与你的比较相近:
《商给官打分:恶性媚商竞争下的权力迷失》
为了吸引像您这样的公司,我们夷平高山、砍光丛林、填平沼泽、让河流改道,重建城填……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您在我们国家能有一个更便捷的做生意环境——这是当年菲律宾政府为招商引资在美国《财富》杂志上做的广告,这种引资姿态是够疯狂的了,可相比之下,如今我们一些地方政府似乎更疯狂,为引来资本,“砍光丛林”已不算什么,甚至突破了底线不惜在政治制度上迎合商人,比如江苏昆山的“企业主给官员打分”。
去年昆山跃居中国百强县市第一名,是什么让昆山如此发达呢?“官员以服务客商为己任”成为当地政府津津乐道的一个经验,服务到什么程度呢?该市外经贸委负责人提到了“企业主给官员打分”:每年年初,全体企业主都会给政府官员无记名打分,打分比较低的政府官员,对不起,请你走人,不要再当官了。昆山每年都有干部因为“效率效能会”评议不合格被淘汰了。
曹林介绍说:
“我看书喜欢做纪录,首段的材料来自我的读书笔记(上个月看的《当公司统治世界》),一直对这句话印象非常深刻,想专门就此写一篇文章的,文章还没写,就看到了这条新闻,就首先用到这篇文章中去了。我写时评一般不愿意首段就引新闻源,一般都想用一两句比较精彩或点题的语言把新闻源自然地引出来。”
这种处理,主要是为了避免叙事的单一和同质化。是可以选择的。
但是,如果与新闻本事无关的议论放在前边过长,我感觉的确可能影响“进入的速度”。比如你从川剧变脸引出广东省政协委员孟浩前往广州市教育局了解情况时遭拒的事。
你说“人们阅读文章,不是去赶火车或者飞机,需要一个必要的过渡阶段,尽管这个阶段很短暂。作为作者和编辑,照顾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是不是更好?”
而据我们一般对读者阅读新闻作品的了解,读者虽然不是赶火车,但一般可能很快就会匆匆放弃,所以,作者从容的空间很小,特别是在开头。
当然,阅读新闻评论的读者心理究竟是什么样的,的确需要通过问卷调查基础之上的数据分析才能确切说准。而这个工作,目前没有人做。
我可以把这个讨论贴到博客去吗?考虑到你的文章还未发表,我可以不贴你的文章,或者等你的文章发表之后再贴。
少华老师:
看完您的邮件,确实受益匪浅。其实,我一直想做一些有关阅读新闻评论情况的读者调查,设计到评论版的受众群体、受众对评论文章易读性的评价以及阅读的习惯,等等。如果条件允许,我愿意给您当助手,调查。
您可以在博客上讨论这个话题,邮件、文章都可以。文章发表与否,不是最关键的,我们要的是了解评论这种文体本身。
祝好!
刘海明
高校网评
华科时评
邱实时评
狮山时评
龙新传媒
求是评论
重点网评
人民观点
新华网评
复兴网评
求是网评
中青网评
教育时评
文明网评
中工评论
商网评论
网易评论
搜狐评论
新浪评论
腾讯评论
凤凰评论
地方网评
千龙评论
新京报评
东方评论
红辣椒评
东湖评论
飞天评论
天府评论
楚风评论
秦楚网评
文明十堰
十堰广电评论
校内链接
汉江师院主页
电子校报
广播台
校园图集
校园网视
知行之星
摄影大赛
汉江师范学院 "红笔"网友俱乐部
Copyright © 2015 党委宣传部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