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教程>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评论教程 > 正文

【评论写作观察8】程振伟:评论的叙事很高级

时间:2024-02-12 浏览量: 作者:程振伟


什么叫叙事?叙事在一些人看来,就是“讲故事”。叙事的直观表现,可能是讲故事。然而,叙事,从深层意义来说,是用语言来建构服务各种“叙事体”的逻辑。

比如,写新闻稿,就是用新闻语言来建构新闻逻辑。比如,学数学,就是用数字符号公式等数学语言来建构数学逻辑。比如写歌曲,就是用声音语言来建构音乐逻辑。比如礼仪,就是用人体语言(形体,声音,表情)等,来建构文明礼仪逻辑。叙事的核心要素是语言符号和各种“叙事体”特有的逻辑。

花这么长的篇幅,来谈叙事的语言和叙事逻辑,无非是想表明,叙事的核心,一个是语言,一个是语言逻辑。语言逻辑,说白了就是特有语言和特有叙事体内涵相契合的“语言内容结合体”。那么,如何来训练“叙事语言和叙事逻辑”呢?在笔者看来,评论这种叙事,最能够训练叙事逻辑。

为了简化表达,这里的评论,主要说的是“新闻评论”。新闻评论,评论主要针对的是最近发生的新闻。为什么新闻评论要评最近的新闻?因为最近发生的新闻,特别是热门新闻,大众特别是网民都有新鲜记忆,一提到这个新闻,大家基本上都知道,甚至说直观感受都有,以这样的话题作为评论对象,一个是减少了沟通成本,再就是一定程度上激起了潜在读者的兴趣。

所以说,评论叙事,首先从写作者而言,是要知道热门新闻“大众已经有什么认知,什么感觉”的。从这里出发,要么对这个热门新闻“挖得更深”,要么对其“建立与其它事件的关联”,通过建立深度和广度的关联,来建构评论逻辑。

这么来说,评论者选题在选热门新闻上,就已经有了“知彼知己”的意识,这是一个高明叙事者的基本素养。知道大众一般看法,作为一个评论叙事者,要做的就是“在大众一般逻辑的‘同’中找到你特有的‘异’”。这是一个评论叙事的特有价值。

评论作者,也可以称其为“评论叙事者”。从叙事逻辑能力来说,最重要的是,从热门新闻中找到与“公众平均公约数观点”不同或者高一些的观点。从叙事内容层面来说,你的观点要么比一般平均观点“更深更广”一些,更多维一些(时间、地点、思想等维度),要么你的语言表达“高过平均水平”,给人带来美感,发人深思,或者张力十足,这样你也会收获读者。

评论被认为是“高级的文体”。因为评论在观点内容和语言表达上,一般都要求做到“高阶”“高维度”。从叙事来说,我们一般认为要做到“讲清楚讲明白,讲得让人感兴趣”,它的理想状态,就是解决认知的深刻性、操作性问题。评论叙事,很可能在“讲清楚讲明白,讲得让人感兴趣”的禀赋要求上也是最高的:思想很深刻,有观点,才能做到“讲清楚讲明白”。

评论的语言逻辑输出也很高能,紧紧吸引评论媒体编辑的注意力,让潜在的读者感兴趣甚至读之可以学到干货,这其实是评论的另一个核心要素“可读性”的要求。

所以,如果真对评论感兴趣,不妨坚持评论写作,并在媒体上常态化发表。坚持评论叙事训练的人,在叙事表达的维度上必然是高阶的,坚持这种高强度训练,你离“超级叙事者”就不会远了。一通百通,从评论叙事,进入其它叙事,或是一种捷径。

(作者系教育部高校网络教育名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