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教程>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评论教程 > 正文

【“看见社科力量”精彩分享②】方海燕:借网评之力,追社科星光

时间:2024-03-27 浏览量: 作者:

我是2023年3月接触网评写作,并在东湖评论成功发表了第一篇作品,算起来,正好一年时间。一年来,我积极参加全省厅局、市州举办的主题网评大赛,虽然在之前拿过最好的成绩是三等奖,但对于我而言,网评世界是有光的,这束光让我保持思考世界的能力和热爱生活的心力,让我无限接近互联网时代网上群众工作最前沿,也让我由此结识了一大批努力、优秀、真诚、上进的网评伙伴。

说实话,在参加本次省社科联网评大赛之前,我并不十分清楚哲学社会科学到底涵盖哪些内容,也一度觉得省社科联略带神秘色彩。所以如果不是本次活动,我想我仍然是那只“井底之蛙”,对知识盲区丝毫不知。感谢省社科联,感谢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提供的平台与机会,让我设身处地走进社科世界,感受蕴含其中“真善美”的力量。

我曾经在“浙江宣传”公众号上读到过一篇推文,题目叫《社科强省强在哪里》,开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它说,一个国家的硬实力搞不好,可能一打就败;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搞不好,可能不打自败。哲学社会科学就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部件,关乎长远,做的是“人心”的工作。好一句做的是“人心”的工作,这不就是一届又一届“最美社科人”的真实写照吗?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因此一开始,在写“社科好故事”的时候,我首先瞄准的是“最美社科人”。我不止一次被这些社科领域的榜样事迹打动震撼,但总是觉得自己像个“看客”,是个旁观者。于是我尝试将自己与社会科学建立联系,很幸运,我本科和研究生就读的专业就是经济学大类,恰好是哲学社会科学范畴。最后,我写的是母校——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张培刚老先生的故事,一方面,我希望自己不仅是故事的“讲述人”,更是故事的人物本身,另一方面,我也有一点小小的“私心”,希望张培刚老先生的事迹被更多人知晓,我为华科经院打call。我跟我在华科读博的好朋友说到我获奖的事情时,我说:一定是借着张培刚老先生的光了,实乃有点贪天之功。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功力,特别是看到王鑫老师写的网评作品《文心有寄存风骨,情志深笃共铸魂》时,像是一下被打通任督二脉,除了震撼还是震撼,难以望其项背。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众多网评作者以真知灼见激浊扬清,捍卫社会主流价值观,占领网络舆论主阵地。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网评与社会科学实现了“梦幻联动”,这次的大赛就是鲜活的实践。讲好社科故事就是讲好中国故事,追张老先生、“最美社科人”这样的“星”,聚网评正能量的“光”,我坚信,湖北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定能星光熠熠、灿烂辉煌。

作者:方海燕(省社科联首届网评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