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上午,由汉江师范学院主办的网络素养教育与叙事表达研究论坛在该校图书馆一号会议室举行。来自省内外的网络素养教育、网络评论领域有关专家围绕“网络素养教育与叙事表达”主题深入开展交流研讨。(2月10日《湖北日报》)
叙事表达中最具张力的是评论,网络素养教育中最有思想的是评论,评论的力量在于激发人的动力。
评论首先要有说服力。评论,是观点的表达,是思想的显现。古希腊,智者们的辩论声此起彼伏;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争鸣声不绝于耳。古今中外,评论作为一种独特的力量,推动着思想的进步与精神的觉醒。此次交流研讨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程振伟说:“我们的叙事表达首先要做到的是讲清楚,讲明白。”的确,写评论讲清楚的是观点,讲明白的是思想,只有讲清楚所要表达的观点,讲明白观点中蕴含的积极思想,评论才会有说服力。说服力是评论的核心价值之一,它决定了评论是否能有效传递观点、影响他人,甚至引发行动。评论者只有通过逻辑清晰、论据充分的论证,才能让读者理解并接受你的观点,进而引发共鸣和认同,最终影响决策。在购物、观影、阅读等场景中,评论往往成为他人决策的重要参考。比如,推荐一本书,我们可以这样评论,“这本书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揭示了现代社会的许多隐性规则。尤其是第三章关于时间管理的部分,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节奏,受益匪浅。”评论者通过具体内容和实际收获,更能影响他人的购买决策。说服力是评论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评论者与读者建立信任和影响力的关键。因此,评论要有说服力,不仅是为了表达观点,更是为了让观点产生实际的影响力!
评论其次要有趣味性。如同药丸用糖衣包裹更好下咽一样,评论要有趣味性。交流研讨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程振伟说:“评论有趣才能让读者对文章感兴趣。评论的趣味性是指不板着面孔跟人说教,评论者将深刻的思想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出来,让犀利的评论文章有“钝感”,更可爱,更具可读性,从而也更能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繁杂,瞬息万变,人们的注意力是稀缺资源。平淡无奇的评论很容易被忽略,而有趣、幽默的评论却能让人眼前一亮,甚至停下来多看几眼。评论的趣味性能让人感到轻松愉快,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增加亲和力。幽默是一种社交润滑剂,能让人放下戒备,产生共鸣。无论是博主、品牌还是普通用户,评论的趣味性都能让人感觉更接地气、更有人情味,更容易引发读者的互动和传播。有趣的评论往往能激发读者的表达欲,比如点赞、回复、转发等。社交媒体上,幽默的内容往往会一不小心成为“爆款”。比如,可以在评论文章中,写下如“这部电影很好看,好看到可以让观众忘记自己其实是来吃爆米花的。”这样类似的语言。评论的趣味性是一种高效、有趣且富有感染力的表达方式,能让评论者和读者都从中受益。所以,评论要有趣味性,不仅是为了好玩,更是为了在信息洪流中脱颖而出,让表达更有力量!
评论最终要激发人的动力。情感是驱动行为的重要因素,评论是激发动力的火种。鲁迅先生以笔为剑,用犀利的评论唤醒沉睡的国民,让无数人从麻木中惊醒,投身改变命运的斗争中。在创作领域,真诚的评论可能尖锐,但充满建设性;可能批评,但饱含期待。诚然,不论是书评、影评,还是社会议题的讨论,评论的最终目标都是影响读者的行为。一个中肯的评论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它可能让迷茫的年轻人找到方向,让失意的奋斗者重拾信心,让停滞的思想重新活跃。当评论者通过真实的情感、经历或故事表达观点时,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被激励采取行动。当评论激励很多人采取同一行动时,它的影响力就从个人层面扩展到社会层面。比如,一篇关于公益活动的评论可能会激励更多人参与,从而产生更大的社会价值。好的评论能对读者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改变他们的行为模式或思维方式。比如对一篇文章的评论,“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从那天起,我开始每天列出任务清单,并优先处理重要的事情。一个月后,我的工作效率提高了,生活也更有条理了。如果你也想改变,不妨从这篇文章开始。”评论者通过长期行动的建议,赋予了评论更持久的意义。
当今社会,我们更需要这样的评论。它不是为了打击,而是为了建设;不是为了否定,而是为了完善。一个好的评论,能够让人看清自己的位置,找到前进的动力。在互联网时代,有价值的评论依然在发挥着它的力量。当我们在纷繁的信息中迷失时,那些深刻的评论就像黑暗中的灯塔,指引我们找到砥砺向前的方向。让我们珍视这种力量,用建设性的评论推动个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让评论真正成为持续推进正能量,传播主旋律,促进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希望火炬。
(红笔:徐圣娥 编辑:宁云平 责编: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