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教程>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评论教程 > 正文

【红笔读编往来】文抒情志,风骨为要

时间:2025-07-13 浏览量: 作者:石平林

当下文风,或有辞藻华丽却言之无物,或有情意款款而失之浅薄,或有刻意迎合而背离本真。如何为文才能打动人心、启迪思想?刘勰《文心雕龙·风骨》说:“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表达了,为文之始,在抒发情志,而“风”的教化感人之力和“骨”的刚健准确之辞,是有机统一的。其思想对当下文风依然具有很强的启迪意义。

文抒情志,“我手写我心”,抒发性灵,表达观感,本是写作的朴素初心。唯有尊重内心良知与审美,发自肺腑,言之有物,文章才能承载情思,焕发光彩。明白了这一点,便不会为文幻情,凭空臆造,或沉醉于文字游戏,从而背离为文的初衷,辜负“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宏旨。求真,是“风”得以感人的基石,是文风纯净的源头活水。

文章成于己手,终为面向读者与社会,以思想情感浸润人心,春风化雨。“风”的教化,需借“骨”之力而实现。 唯有措辞得当、文从字顺、说理明晰,文章才能如春风徐来,顺畅地吹开读者的心扉,让他们愿意读、喜欢读。唯有真切动人、思想深刻、逻辑严谨,文章才能如细雨润物,真正滋养读者心田,使其受益,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泽被读者、有益社会,正是风骨为要的根本所在。

文抒情志,保障了文风的真诚与高度;风骨为要,铸就了文风的力度与效能。二者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作者:石平林 一审:乐言 二审:宁云平 责编: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