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过节,当面祝福,话到嘴边说不出;微信朋友圈文案,搜了几圈,总是“不尽人意”;丢掉键盘,部分常用字竟也变得“似曾相识”......当下,年轻人群体中出现的“词穷”现象引发热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发起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超半数受访青年感觉近几年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下降,47.1%的受访青年感觉自己词汇量匮乏、表达单一。“词穷”的背后反映的或许正是诸多年轻人在特定的情景场合下不能很好地用语言文字...
人生还远没到做“总结”的年纪,不过就网评写作来说,“心中有话说”倒是真事。写网评的时间,有迹可循。80后的一代,最早接触网络的大多在千禧年,彼时年轻人的时间黑洞恐怕还不是游戏,而是文字。各大BBS社区甚至联众江湖这种棋牌天地,都能成为当时自己挥洒着稚嫩笔迹的虚拟空间,或者说只是漫无目的地留痕。那个时期的“评论”,虽然只是“盖楼”过程中的只言片语,但也隐约带点评论的意思。事实证明,写作如果是漫无目的是...
【评论写作观察8】程振伟:评论的叙事很高级 什么叫叙事?叙事在一些人看来,就是“讲故事”。叙事的直观表现,可能是讲故事。然而,叙事,从深层意义来说,是用语言来建构服务各种“叙事体”的逻辑。比如,写新闻稿,就是用新闻语言来建构新闻逻辑。比如,学数学,就是用数字符号公式等数学语言来建构数学逻辑。比如写歌曲,就是用声音语言来建构音乐逻辑。比如礼仪,就是用人体语言(形体,声音,表情)等,来建构文明礼仪逻...
任何的表达,都是借助语言、符号的。而符号也是语言。所谓的万物皆语言,皆媒介。而语言则是各种模态的。它和人的五官接受语言的各个部位、各种形式有关。文字是一种主要的语言。人类文明的成果,很大程度上是由文字建构的。人类花了大量的精力丰富文字构建文明,因此文字也最复杂。这里要谈的,是文字作为一种语言,如何建构评论这种文体。如果说,语言、符号作为基本元素,形成各种叙事体的逻辑,那么可以说,“短视频语言...
编者按:时代有多壮丽,评论就有多滚烫。网络评论是全媒体时代潮流下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一种新形式,旨在运用融合思维阐述个人观点、为时代和人民鼓与呼。当前,不少网络评论作者特别是刚接触网评写作的新作者,对于网络评论写作方法不是很了解。即日起,荆楚网(湖北日报网)东湖评论推出“东湖充电宝”栏目,对话全国优秀网评专家、作者,分享网络评论写作方法,一起向“网”而行,聚光成光。近年来,随着全媒体、互联...
——我和“红笔”共成长我是在网评江湖认识胡文江教授的。十年前在东湖评论、天府评论、红辣椒,我和胡文江老师都是活跃的作者。当时对他的印象一个是评论作品产量大,再一个就是热爱点评其他作者的评论作品。他慷慨激昂,不避亲疏,总能点明一篇文章“好在哪里,弊在何处”。当时,我悄悄给文江老兄起了个“文侠”的外号。后来,随着和文江兄交往的加深,我知道他从2014年开始就办了个叫“红笔”的评论平台。十年时间不短,...
文图 宁云平(未经许可,如有抄袭,视为侵权)序言时间,在回望中方感深沉;情怀,在沉淀后更显真挚。翻开桌边一角的日历,转眼,2023年已来到岁尾。一年的时间很短,短到仿佛如梦一般悄然过去,但似乎也很长,因为“黄金搭档”付出了很多,成长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步履更坚定。(一)提前谋划——这是我们最醒目的“金招牌”犹记得开年之初,为创作春节好作品、展现新年新气象,我们瞄准日历上的每一个时...
2023年12月25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正式启动。今年的活动把“网味”“网感”作为精品遴选的重要标准。于网络评论而言,网感是网评作者为适合网络环境传播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所具有的理念、素养和能力,是网络评论价值判断的重要指标。网感是网络内容与网络用户心理共振的关键。网络评论的网感主要包括心理接近性、情绪共振性、知识有用性等。强调心理接近性,是指网络评论的内容和形式要与网...
——网评创作可以让人有全方位的提升最初是一种“盲写盲投”的状态,很少有作品发表,这样的状况持续了半年之久。后来主动联系编辑老师请教、沟通、交流,一起分析文章一直未刊发的原因。网评作者很多时候就是一个“孤勇者”,始终对网评写作保持激情、热情和信心,永不言弃。一年刊发了200余篇网评文章,没发表的文章恐怕还不止200余篇。通过和搭档、老师、编辑之间的反复沟通和交流,使固化思维向发散思维转变,从...
回首与网评结识的日子,有四个关键词伴随着整个写作历程。第一个词是“感谢”。2021年5月的一天,我在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了荆楚网东湖评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根据电视剧《小舍得》中“鸡娃”教育的问题,我写下题为《兴趣是启蒙教育的催化剂》的网评文章,提出要以兴趣教会孩子成长,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子女的学习中来,文章很快发表,这也成为我真正意义上第一篇公开发表的网评文章,给了我极大信心和鼓励。时至今日,我已在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