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思政为要。10月4日上午,“新时代大中小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改革创新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万美容、副院长邵彦涛、副院长李芳以及众多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在基础教育一线的中小学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参加论坛活动。一次论坛,一次交流,一次碰撞,一次升华,一次思政课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有益探索。立德树人,应该扎实推进。党中央一贯高度重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
学在马院,爱在马院,心怀马院,筑梦马院。近日,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校友座谈会举行。全国各地的马院校友如约而至,齐聚桂子山,共同追忆青春岁月,叙述同窗之情,共同助力未来,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发展出谋划策。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是要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
作为一名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学生,我对大学的生活与学习充满了未知与期待,在我固有印象中的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知识枯燥,课堂氛围沉寂,专业体系很强的学科。所以,在我心中也有了对大学思政课的一份探究和几分期待。在我心中的思政课是这样的:第一,老师要慢慢诱导学生进行思想上的转变。高中和大学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没有人在身后督促,这会使得我们很不适应。第二,老师要抓住...
“你们学校学生啊,被你们教育的很好,品德好。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谢谢她们,请你们帮我看是否能通过她们的老师表扬她们一下,这种行为,应该被肯定和鼓励……”近日,有市民通过电话匿名向学校相关学院反映了一件我校学生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希望能够给予当事人表扬和鼓励。记者通过联系查证,事件的主角正是我校教育学院两名学生余洋和曾淼。(9月30日汉江师范学院新闻网)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新冠疫情的不期而遇给我们带来太多不确定性,也催生了我们新的工作模式。大家来自五湖四海、跨越千山万水、没有舟车劳顿、唯有畅所欲言,成百上千的思政人因为共同愿望而相聚云端,便是对我们今天工作的生动描绘。2019年首场“同课异构·协同共研”第一期备课会在桂子山上举行时,还只有8所高校参加,看起来还只是湖北省内的备课会。但因为备课会针对性强、受益广泛,两年来,当年的...
尊敬的李朝阳教授、赵付科教授、刘洪森副教授、王晓霞副教授,李芳秘书长,各位专家和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同仁们:大家上午好!在这个五彩斑斓,硕果累累的美好季节,我们怀着满心的喜悦和期盼,迎来了“同课异构·协同共研”“纲要”课2021年版新教材导言和第一章集体备课会在云端召开。在此,我谨代表湖北科技学院,向参加今天集体备课会的各位教授、各位专家和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湖北科技学院创办80多年来,肩负...
守得住精神,做得了传人,这是我们党对新时代青年寄予的厚望,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得以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根本保证。国有国魂,民族有民族精神,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出于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以及深深依恋,和对历史沉淀而凝结成的民族精神的继承与赓续,才有了中华民族不断崛起的信心和勇气,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力量。处在文化多元、科技迅猛发展、意识形态多样和不确定因素交织背景下的新时代青年人,要想做...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大家好!在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精心组织下、各个高校马院的大力支持下,我院非常荣幸成为此次“同课异构协同共研”概论课2021年版新教材集体备课会的承办单位。在此,我谨代表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华中师大马院的信任、对各位领导专家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为帮助概论课任课教师尽快“吃透”“吃准”新版教材,进一步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确保用好新教材,三位专家学者为...
尊敬的丁俊萍教授、杜玉华教授、王刚教授、李芳教授,各位参会老师们:大家上午好!新学期、新起点、新征程。今天我们相聚在“云端”,开展“同课异构·协同共研”“概论”课2021年版新教材集体备课会。在此,我谨代表本次集体备课会的承办单位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对参加本次会议的专家、领导、老师们及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实验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明确举措,部署推进实验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工作。《指导意见》明确,完善评价标准,把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放在实验技术人才职称评价的首位,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唯项目倾向,着重考察实验技术人才对所在单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验安全、技术开发或学科专业发展等方面做出的贡献和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