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的审议。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说:“现在湖北各方面工作任务很重,困难很多。要发扬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展现的精神面貌,真抓实干,敢于负责、敢于斗争、敢于克服困难,去取得新的更大的胜利。湖北、武汉,一定能够浴火重生。”(5月25日央广新闻)“一定能够浴火重生”铿锵有力,充满希望,给人信心,激人奋进。“一定能够浴...
22日下午,在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应对危机中掌握工作主动权、打好发展主动仗”;23日上午,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他又明确指出“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连续两天,总书记同代表委员共商国是,为中国经济化危为机开出辩证之方。(5月24日新华社)“辩证之方”指导中国发展,让我们方向鲜明。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总书记的辩证之方...
5月23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在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总书记说:“今年,实现我们的脱贫目标,还是有把握的。因为我们提出这个目标,它不是高不可攀的。实际上我们这一代人也有这个情结,一定要把我们的老百姓,特别是我们的农民扶一把。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啊,共同富裕。”平实的话语,情怀的流露,共同的期望,让老百姓...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发展得很快。然而,有的国家对中国的发展非但不以为然,而且得了红眼病。动辄宣扬并不存在的“中国威胁论”,鼓噪与中国“脱钩”,妄图借此遏制中国、压垮中国,这只能说是霸权主义思维阴魂不散。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不但拥有比较齐全的产业门类和巨大的国内市场,并且还具备足够的发展韧性,不是谁想遏制就能遏制、想压垮就能压垮的。事实上,全球人...
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就折射出深厚的人民情怀、映照着中国共产党人的...
昨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总书记语重心长的话,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中国共产党人在任何时候都要共担使命、共克时艰、共创辉煌。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要共担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时代使命,那便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应对这样一个大...
“今天上午,代表通道上一位来自湖北的全国人大代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话,让我印象深刻。”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同大家提到这样一个细节。“这位代表对记者说,湖北救治的80岁以上的新冠肺炎患者有3000多人,其中一位87岁的老人,身边10来个医护人员精心呵护几十天,终于挽救了老人的生命。什么叫人民至上?这么多人围着一个病人转,这真正体现了不惜一切代价。”习近平总书记说。(5月23...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体现出人民至上的执政情怀,也反映了全国两会的价值向标。议政决事贯穿人民至上。开幕会让人动容,国歌奏唱完毕后,全体与会人员默哀1分钟,对新冠肺炎疫情...
5月22日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上午,倾听政府工作报告,“生命至上,这是必须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坚决守护人民健康”“中华儿女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巍峨长城”“当前的难关一定能闯过,中国的发展必将充满希望”,这些暖心话让我们充满希望。晚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人民至上、...
5月21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聆听了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代表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一年来全国政协取得的丰硕工作成果,同时为新一年的政协工作指明了方向。开幕式结束后,与会委员对报告进行了热烈讨论。“精准务实”“接地气、提信心”“振奋人心、凝聚力量”等关键词成为委员们对报告的普遍评价。特殊的时期,特别的两会,特别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