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教育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三部门联合出台的《校外供餐食品安全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提供了创新思路和实践范例。该《规范》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最严”为根本遵循,通过八大创新举措,构建起全链条监管体系,为湖北学校校外供餐管理注入强大动力。校外供餐作为学生在校就餐的重要途径,直接关系到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着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
今年3月12日是第47个中国植树节,义务植树活动的主题是:履行植树义务,共建美丽中国。(3月11日人民网)春风拂沃野,植绿正当时。今年是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44周年,3月12日是第47个中国植树节。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是推进国土绿化的有效途径,不仅在广袤祖国大地上种下片片绿色,也在广大人民心中播撒绿色种子,推动绿色发展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自觉。40多年来,全国人民坚持植树造林,荒山披锦绣,沙漠变绿洲,成就举世瞩目...
全国两会新闻中心,各国记者穿梭忙碌,捕捉中国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政策走向。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环境,世界更加关注中国的稳与进。“中国发展的密码就在这里”“全国两会的背后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期待了解中方关于全球治理的方案”……透过全国两会,国际社会更直观感受到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进取之势,更深入理解“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更真切体悟中国“同球共济”的胸怀担当。(3月10日人民网)两会是世界观察中国...
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江苏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当前,全国不少地方,科技创新,热潮涌动。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正催生无限可能,引领各地在产业新赛道上加速奔跑。从“新”出发,努力实现更大作为。“要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国两会上的表述,凸显了企业创新的...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9日举行了民生主题记者会。就业、住房、养老、卫生健康等热点议题备受关注,中国四部门“一把手”围绕这些议题分别作出回应,从“小事”切入,聚焦民生热点。“小中见大,聚小成大”,解决“百姓小事”,实则就是托举“国家大事”。在解决“小事”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解决“小事”,就是做好民生大事,亦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列举了一组“小...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今年,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首次写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引起代表委员们热议和媒体关注,“反内卷”成为讨论的高频词汇。代表委员普遍认为,“内卷式”竞争损害客户和企业利益,严重影响产业高质量发展,会带来资源错配、产能过剩、低效重复建设等一系列后果,应构建企业“不能卷、不愿卷、不敢卷”的深层机制。徐冠巨代表呼吁行业协会要发挥监督管理作用,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和常态化推进机制,完善覆盖全国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话题引发热议,有网友提问:办事材料和环节还有哪些可以减、怎么减?线上线下服务如何更好融合?推进政务服务改革,还有哪些更务实的举措?代表委员回应网友关切,积极围绕这些问题建言献策。(3月10日《人民日报》)政务服务是政府与群众沟通的重要桥梁,其效率与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满意...
惊蛰时节至,万物现生机。全国两会吸引全球关注。在“两会时间”里,世界更加清晰地听到中国经济拔节成长的声音,感受中国经济破浪前行的动力,增强合作共赢的信心。(3月6日人民网)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这一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保护主义壁垒高筑,地缘政治冲突和国际贸易摩擦频发,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新旧动能转换阵痛释放,二、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一度面临经济下行...
3月6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向中外媒体全程开放。审议结束后,与会中外记者围绕关心关注的重点进行了集中采访。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代表团团长王忠林回答了记者提问,生动诠释打造科创、产业、开放、生态、联动“五个支点”的具体内涵,勾勒湖北发展崭新画卷。牢记嘱托,履行使命,用支点建设扛起担当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1月视察湖北时,赋予湖北...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投资于人”成为高频词,明确提出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这一理念不仅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深厚的民生底色。“投资于人”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我国在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方面持续发力,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各地通过“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帮助劳动者掌握新技术,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