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从“跟跑”到“并跑”“领跑”,过去十年,中国品牌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站在历史新起点,5月9日,以“品牌成长引领新质消费”为主题的2025中国品牌日上海践行活动,在上海报业集团融媒创新空间正式举行,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品牌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与肩负的新使命,共同探寻中国品牌的未来发展之路。(5月11日人民网)品牌是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自2017年起,我国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
4月2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中国网络法治发展报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4月29日《法治日报》)法者,天下之公器。网络法治建设,是推进网络综合治理、守护清朗网络空间、建设网络强国的需要。《报告》全面展现我国2024年网络法治建设的丰硕成果,科学展望下一步建设方向。以高质量立法推进高质量发展。网络立法,是夯基垒台、固本强基的工作。《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
当江苏东海县以10元两荤两素的惠民套餐款待游客,当重庆荣昌在政府食堂端出20余道“荣昌味道”小碗菜,当安徽黟县宏村镇用五菜一汤搭配黄山烧饼传递诚意……这个“五一”,政府机关与游客的互动迎来新高度。继开放停车场后,机关食堂的大门次第敞开,这场看似寻常的便民之举,实则是城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极具标志性的变革实践。(4月29日澎湃新闻)在经济学视域下,政府机关停车场和食堂的开放,本质上是公共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
从广袤无垠的田畴到繁华喧嚣的城市,从机器轰鸣的工厂车间到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们无畏艰难、勇于创新,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与工匠精神,创造出令人瞩目的辉煌业绩,凭借辛勤的耕耘,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劳动,堪称世间最伟大、最光荣、最美丽的事业。“劳”与“动”的灵魂,皆在于“力”,凭借出力凝聚力量,进而“劳”启生活的美好,“动”见幸福的人生。“劳”启生活美好,辛勤耕耘,收获...
为表彰我国优秀青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贡献,集中展示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激励引导全国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决定,授予王传英等30名同志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授予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等30个青年集体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授予王崇鹏等677名同志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4月30日新华网)时代的光荣属...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线下演出正以独特的生命力重塑文化消费版图。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796.29亿元的总体收入,不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标志着一个新兴经济形态的崛起。当“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从个例演变为消费潮流,线下演出已突破单纯文娱活动的边界,成为连接文化、经济与社会心理的重要纽带。(4月28日《中国青年报》)这股热潮的底层逻辑,深植于当代青年复杂而多元的精神需求。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演出为年轻人构建了一...
嫦娥六号月背采样,深中通道踏浪海天,农村公路四通八达……无论是大国重器、超级工程,还是美好生活中的点滴变化,都离不开亿万职工的劳动、创造、奉献。(4月28日《人民日报》)当前,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亿万职工奏响了“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时代强音,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砥砺前行。新时代的成就是亿万劳动者共同创造的。新时代以来,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取得重大进展,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基础研究和...
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百年华诞的历史节点,2426个名字于4月28日的北京,共同镌刻进国家荣誉殿堂。这不仅是对个体奋斗的至高褒奖,更是一场跨越世纪的精神传承。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咱们工人有力量” 的激昂呐喊,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向劳模看齐” 的全民热潮,再到新时代 “劳动创造幸福” 的价值共识,中国劳动者始终以坚实臂膀托举时代,用智慧与汗水浇灌梦想,在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中,奏响一曲跨越时空、永不褪色的时代强...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2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汇聚起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磅礴力量,脚踏实地、奋发进取、拼搏奉献,一步一个脚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4月29日人民网)百年工运,百年峥嵘。1925年5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
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近日通报3起典型问题。(4月27日新华社)表面看是作风弊病,深层折射出部分干部“行事私欲意识”作祟,必须高度警惕、深挖根治。私欲驱动下的形式主义“三重病症”。三河市广告牌“色彩统一”的荒诞,暴露“眼睛私欲”的权力任性——用“视觉整齐”替代民生需求,本质是把治理当“个人审美秀场”;内蒙古大屏幕项目的奢华浪费,彰显“消费私欲”的政绩扭曲——借“形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