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开幕。全球近4000名运动健儿齐聚蓉城,将在256个竞赛小项中挥洒激情、拼搏梦想,共享一场“运动无限、气象万千”的体育盛会。(8月7日人民网)
立秋时节,万物始收。不同以往,这场开幕式走出体育场,来到碧波湖畔,映着晚霞与夜色,将城市景观、人民生活与体育氛围巧妙融为一体,这场中国特色、巴蜀风韵、国际水准的开幕式“圈粉”中外观众。开幕式以“运动无限、气象万千”为主题,蜀锦蜀绣、大熊猫等巴蜀文化符号贯穿全程,现场采用史无前例的方式点燃主火炬,开创世运会历史;而街舞、飞盘等赛事项目元素融入表演,凸显“运动为本”的理念……作为中国大陆首次举办的世运会,从“大运”到“世运”,成都秉承“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的理念,将向世界奉献一场兼具国际标准、中国风格、巴蜀韵味的体育盛会。正如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席何塞·佩鲁雷纳在致辞中说:“成都世运会将是我作为主席参加的最后一届世界运动会,而能来到成都,站在全球体育中心的舞台上,我想,没有比这更完美的告别。”
共享运动无限、梦想无限的体育盛会。回望20世纪70年代,面对奥运会项目设置的局限,多个国际单项体育组织提出另辟舞台的设想,由此诞生世界运动会。与奥运会的高度专业化和标准化不同,世运会从肇始之初就强调项目的多元性与广泛性,是体育世界里更为自由和多样的存在。有从世运“孵化”至奥运的垒球、棍网球,也有从奥运“回归”至世运的霹雳舞;既吸纳了拔河这样的“人类运动活化石”,也上演科技感十足的无人机竞速……作为非奥项目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世运会既是奥运项目的“孵化器”和“试验田”,也与奥运会共同构筑成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体两面,不断拓展着荣耀与梦想的无限可能。通俗易懂、植根传统的力量举和拔河,融合科技、紧跟潮流的无人机和跑酷……多元、新兴、包容的世运会项目犹如万花筒,折射着发展变幻的时代脉搏,呼应了人类对体育运动更广阔的探索、更前沿的追求。
勾勒心手相牵、文明互鉴的璀璨图景。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世界百年变局中,地域冲突挑战下,体育正是促和平、促团结、促包容的重要力量。体育,让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物理和情感层面上走到了一起。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认识彼此,了解彼此。近年来,中国出色举办一系列国际大赛,不断树立办赛新标杆、续写友谊新篇章,为各国各地区文明交流互鉴、为世界人民携手前行搭建广阔舞台。从大运会的青春飞扬,到世运会的多元绽放,以体育之名,成都“朋友圈”不断扩容。今夜,来自1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0名运动员齐聚蓉城,共赴一场缤纷之约。创纪录的规模人数,开幕式上的欢呼鼓掌,让这场跨越山海的相聚,奏响新时代的友爱之声。“世界有一个屋檐……相遇便是人间。”正如开幕式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百余位儿童纯净的天籁之音,天下一家的朴素情感,命运与共的崇高理想,总能触动和鼓舞人心。
以赛事为媒,交天下之友。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开展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成都世界运动会将为世界了解中国提供又一国际平台与窗口。当近4000名运动健儿从五洲四海汇聚而来,当“蜀宝”“锦仔”活跃在赛场中央,当歌声响起、火炬点燃,这不仅是世界体育史上新的篇章,更是中国拥抱世界的生动写照。璀璨瑰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将通过成都世运会这扇窗口,让各地朋友因世运会相聚相知,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
(作者:罗建华 一审:乐言 二审:宁云平 责编: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