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一句名言,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础和核心,是群众观点、群众立场和群众工作的集中体现,是写进《党章》之中的每个共产党员和党员干部都要遵循的准则,也是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的一面实实在在的“镜子”。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与群众相关的一“来”一“去”的表述,通俗易懂,形象可感;既揭示了党的组织产生的本源,也昭示了每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本色。
首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个体的人生轨迹上明确了每个党员和党员干部的“群众身份”。
我们每个党员和党员干部,为官之前是群众中的一员,群众的日子过过,群众的滋味尝过,群众的心态有过;为官之后还是要回到民众之中,回归民众的生活,感受民众的冷暖,体验民众的人生。官前官后都是民,“群众”本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的“胎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每个共产党员的人生的轨迹,也是每个党员干部都要遵循的人生规律。
既然官前官后都是民,那么为官做事期间心中一定要有“民”。对此,古人早就有明智的表述,“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西方也不乏理智的思考: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对人类的贡献,是前无古人的,可他还是这样说:“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活着的人和已死去了的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时常为发觉自己占有了同胞的过多的劳动而难以忍受。”把自己摆进老百姓的行列,为官时心中有“民”;总是想着回馈同胞,做事时心中有“民”。古人的这种“百姓意识”和科学家的这种“同胞意识”确实能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
由此可见,“做官先做人”并不是一句空话,一句套话,而是一句大实话。共产党人的做人基本标准,就是要常思常想自己也是百姓,打好群众观点的根底。有了群众观点,就会明白手中的权力是人民所赋予;有了群众观点,就会一事当前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有了群众观点,就会对人民群众的大事小事负责;有了群众观点,就是会时时处处向群众学习。老是把自己当成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总是把自己看作英雄,就难免“无用武之地”的疾首。要知道:“珍珠”也好,“英雄”也好,都要回到群众中检验,因此,每个党员干部只有明确了自己的“群众身份”,知道了自己的“群众胎记”,就会在群众的各种权力与利益的关系上有一个平和的心态。
其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党的事业的出发点与归宿点上明确了每个党员和党员干部应有的基本立场——那就是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群众立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群众。这是我党的一贯宗旨,是事业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较之以往,社会情况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要在今天继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必须从思想上、从而也从感情上解决好对待群众的问题。人民群众最关心什么、最需要什么,不是从“聪明”的大脑中来,而是需要从群众中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不应由“旁观”的评论者回答,而应回到人民群众之中接受检验。群众立场是决定我们党的性质的根本政治问题。我们党一路走来,即便是在极其艰难复杂的岁月,都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站稳脚跟前行,就是因为党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办事,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从群众中来”了,却不能回“到群众中去”,眼睛长在头上,看见的只有天,仿佛天高万里,就可以平步青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除了有时会念叨几遍之外,很多情况下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昔日的诚意变成了虚情;往日的一张热脸变成了一副冷面,过去的和气变成了凉语,正可谓“一阔脸就变”。殊不知,这正是群众立场根基不稳的具体表现。一旦丧失群众立场,就必定会趾高气扬,轻视群众;必定会好大喜功,脱离实际;必定会冷淡群众、漠视群众;必定不负责任、敷衍群众;必定会偏离、远离群众,最终失去群众。
要坚持群众观点,其实也不难,只要经常注意形成一种做法甚至养成一种习惯就行了,这就是眼睛向下。“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不管身居何处,居于何位,眼睛向下可以熟悉民情,眼睛向下可以了解国情,在这种情况下,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不仅是知其然,而且是知其所以然了。
此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工作的策略上指明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根本路径,也就是群众工作的方法。
毛泽东同志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九四三年六月一日)中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认识论上说,有一个调查研究的过程。要做到“从群众中来”,首先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向群众做调查工作。更重要的是“到群众中去”,要将这些从群众中集中起来的领导意见再回到群众中去,使群众认识到这些意见符合他们的根本利益,鼓动并号召大家实行起来、化作群众自觉的行动,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成为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
再说,人永远是人,不可能是神;既然是人,就存在着个人的局限性,就受到能力、水平、资力、经验、情感等因素的制约,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是,发挥每个人能力的极限则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见识与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讲,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动力之源。
只要我们每个党员和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身体力行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我们党的组织就一定会回归本源,我们党员同志就一定能尽显本色。
汉江师范学院 "红笔"网友俱乐部 Copyright © 2015 党委宣传部制作、维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