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作品 > 正文

[郧师网评] 警钟长鸣 防患未然

时间:2011-06-18 浏览量: 作者:

日前,学校年度突发事件紧急疏散演练活动成功举行。校主要领导亲自发布疏散命令,配备了消防支队和地方派出所的警力全力支持,组织疏散,活动结束后又召开会议深入细致地查找演练当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拿出有效整改方案,体现了学校对应对校园突发紧急事件的高度重视。

2007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社会公共安全领域有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和紧急事件的应急预案、应对措施、处置原则及责任主体都做了明确规定。学校属于人员高度密集的社会公共场所,采取一切必要之措施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避险知识的普及,加强车祸、地震、火灾等各种紧急情况下逃生技能的训练等等,应当纳入高校校园综合治理和日常安全教育。2008年发生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给了我们血的教训,然而大地震过程中某小学却创造了“0伤亡”的奇迹,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这所小学多年来坚持将避险逃生训练作为校园常规性的活动常年开展。

安全问题无小事,学生人身安全和健康成长牵动着社会各界的神经,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侥幸心理,出现麻痹情绪,就难免造成诸如上海特大火灾那样的悲剧。如果这样的悲剧发生在高校校园,那么这所学校的社会声誉必然会急剧下降,生源必然大幅度萎缩。因此,未雨绸缪、警钟长鸣,切实提高对校园各种突发、紧急事件的重视程度,不仅是现代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发挥其智力高地、科技高地和文明高地等社会引领作用的重要体现。校领导要求各有关职能部门以这次演练活动为契机,全面推进学校“综治维稳月”活动的深入开展,健全完善学校安全教育、隐患排查、逃生训练的长效机制。有关部门要守土有责,发现问题应当及时汇报、及时提出应对意见、及时落实应急预案,特别是对于学生宿舍、食堂、教室等公共场所存在的交通、消防、饮食、治安等各种安全隐患要及时地、无条件地排除,并进一步加大硬件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切实健全完善奖惩机制,内部管理做到24小时值班,责任到人,责任无盲区,坚决克服工作中存在的消极、麻痹和侥幸心理。

综治稳定工作职能部门有责任,但实际上人人都是责任主体,校园综治稳定工作只有做到“群治群防”,才能使整个校园的安全防范蔚然成风。我们每一名学生都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主动学习相关常识,积极参与相关训练活动,学生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要主动发现和掌握一些普遍性的、苗头性的问题,当好老师的助手;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关注、关心、关爱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成长,应当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在安全稳定方面积极引导学生;教学系应当加强日常管理,党员干部要经常进班级、下寝室,切实形成上下联动机制;食堂宿舍等后勤服务部门的从业人员应当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亲人来对待,通过开展各种管理服务竞赛,不断提高饭菜质量和服务水平。做好全校的综治稳定工作,党员干部要带好头,要以“创先争优”促教学、促服务、促管理,形成一种良好的师风和校风,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强有力的安全和服务保障。(一粟)

[责任编辑:胡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