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五人谈”
编者按
二〇二四年到来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娓娓讲述即将过去一年砥砺初心的不懈奋斗,深情回首伟大祖国迈向繁荣复兴的坚实步伐。温暖的话语、殷切的期待,激励人们坚定理想信念,心怀对未来的美好希冀,继续在奋进中拥抱梦想、成就未来。对此,“冉彪评论”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组织策划了“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五人谈’”,约请了来自全国各地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的五位“冉彪评论”特约评论员,第一时间认真撰写了这组文章,希望能给您一些启示,让我们携手迈进2024,去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看到美丽风景更平添许多信心
冉 彪
“2023年,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经历了风雨洗礼,看到了美丽风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大家记住了一年的不易,也对未来充满信心。”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最让我兴奋的一句话,那便是“看到了美丽风景”。我的理解是,再次站在时光交替的新起点上,我们更加充满信心,更加奋发有为,让世界因中国而变得更加美好。
站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国大地上,我看到了这样一些美丽风景:一是看到了中国已经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二是看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让全世界人民入脑入心入行;三是看到了颇具影响力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主张中国力量中国风度中国气派;四是看到了今天的中国人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五是看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六是看到了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势头越显强劲;七是看到了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扎实推进;八是看到了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九是看到了每一个中国人脸上都露出了甜美微笑;十是看到了过去一年不凡成就带给国人的振奋;十一是看到了攻坚克难勇毅前行而产生的巨大精神力量;十二是看到了凝心聚力再谱新篇的必胜信念。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力量;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见神采;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底气。面向更加不确定的未来,我们惟有提振信心,别无选择。在我看来,迫切需要提振每一个中国人的信心:一是接续奋斗砥砺前行攻坚克难应对挑战迫切需要提振信心;二是保持定力超越自我守正创新敢于胜利迫切需要提振信心;三是管党治党从严治党自我革命刀刃向内迫切需要提振信心;四是社会治理改善民生回应诉求取信于民迫切需要提振信心;五是走出高楼转变作风树立新风保持清风迫切需要提振信心;六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惧风雨不畏邪恶迫切需要提振信心;七是营造氛围敢闯敢拼不甘平庸再创辉煌迫切需要提振信心;八是头脑风暴深度学习理论武装培根铸魂迫切需要提振信心;九是练就本领增强血性不怕牺牲乐于奉献迫切需要提振信心。
只有一个理由选择躺平,但有一千个理由选择奔跑。在我看来,新时代新担当新任务新要求新作为新气象,源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不断努力向前奔跑。一是疫情转段之后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还需要努力向前奔跑;二是应对国际国内各种困难和挑战还需要努力向前奔跑;三是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所产生的矛盾问题当彻底解决还需要努力向前奔跑;四是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还需要努力向前奔跑;五是不要取悦别人而要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还需要努力向前奔跑;六是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强我大中国还需要努力向前奔跑;七是不断打造中国辨识度和全球影响力还需要努力向前奔跑;八是坚持不变赛道不留痕迹不辱使命不计得失还需要努力向前奔跑;九是勇立潮头奋勇争先再创辉煌还需要努力向前奔跑;十是确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江山稳固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还需要努力向前奔跑。
有道是,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笃定内心、砥砺奋进,为了共同的梦想,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勇毅前行!
(作者系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副编审、重庆市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
讲好中国故事铸牢自信之基
李俊生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习主席指出:“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习主席描绘的一幕幕中华文明画卷,让人为之心醉,为之振奋。文明是五千年中华文明不灭的炬火,文化是中国人一路向前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科技狂飙的今天,脱钩断链、零和博弈、代理人战争屡见不鲜,技术理性野蛮生长、人文精神却营养不良。东方大国秉持“协和万邦”“四海之内皆兄弟”“国虽大,好战必亡”“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仁者爱人”的主张。越是开放,越要保持民族自主,越是合作越要倡导中国价值,就越要铸牢深厚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深厚的文化自信在典籍中,在每个人生动火热的实践故事中。要找好那些承载家国情怀的忠义故事,那些记录火热实践的奋斗故事,铭记伟大爱情的忠贞故事,彰显金兰之谊的同袍故事……这是中国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文化标识。
要兼顾宏观视野微观视角。1921年,唐努乌梁海将军为了护卫全城中国平民,率领全军将士拼杀,最后只剩下他一人,自尽殉国。这是在北洋政府年代故事,叙述兼顾战场与时代风云。10多年前,武陵山区一位中医常常行走超过10小时的山路只为治病救人。这时候新中国中医公办高端师承已数十年。走出村庄时那一口甘甜的井水,走出国门时那一抔门前的泥土,在叙述中,微观与宏观的对话回应时代与人心。
要培育正能量的舆论领袖。舆论领袖交际多,见识广,连接各方,他们是火热的实践者、记录者和传播者。生动的中国故事在他们这里聚集并传播,他们是重要的枢纽。放弃培育舆论领袖将会导致传播影响力衰退,出现“代表性断裂”问题,即社会各方疏远。扩大覆盖面,即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皆是培育舆论领袖,收集传播中国故事的热土。
讲好中国故事还要实践工匠精神。板凳甘坐十年冷,杜绝浮躁、功利、敷衍和短视。以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责任感指导技巧,推出经得起时间沉淀,经得起人民评价的精品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铸牢更深厚的自信之基,我们必能建设中国民族现代文明,为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的动力。
(作者系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文化旅游学院教师、“红笔网”特约评论员)
用好基础战略支撑,向明天进发
许 洁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主席就高度凝炼了三者的内在联系。2024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增强经济活力,以更大力度办教育,兴科技,育人才。”
教育先行,使命在肩。办教育,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需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习主席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出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教育工作者要坚持科学的教育理念,坚定教育自信,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共同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全党全国要牢固树立教育质量观,全面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不能有一点马虎。
科技为剑,创新图存。兴科技,要兴自主创新的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华为麒麟9000S芯片国产化突围,实现了对国内芯片市场的自主可控;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成为中国核电创新发展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首次商业飞行,打破了世界航空客运被美、法垄断的格局等等……越打压越坚强,越封锁越超越,中国人以自主创新的姿态给出民族复兴的答案。
人才为本,德才兼要。育人才,要育新时代的人才。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新时代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英雄不问出处,行行出状元,新时代人才应该是多元的,只要有情怀,有能力,肯在一个领域扎根、探索、突破,向着祖国需要的地方进发,这就是新时代人才。
办教育、兴科技、育人才不可分割,相辅相成。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2024年号角已然吹响,新征程由人民共同书写,用好战略基础支撑,更好地向明天进发。
(作者系汉江师范学院学生,“红笔网”核心写手)
人民是党战胜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
张 倩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强调:“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 在今天的中国,党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一系列不确定不可测的因素,以前所未有的奋斗姿态和忘我拼搏的顽强斗志,确保中国复兴号这艘巍巍巨轮行稳致远。
面对世界新的动荡变革期,人民是最大依靠。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多。国际格局的变化、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调整、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的威胁、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崛起 、全球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科技竞争与数据安全、民族主义的兴起以及社会动荡的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和各种风险。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国内大局势。归其原因,中国有一位好的领路人,带领全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风险,这是值得我们倍加珍惜的,从而启示我们要更加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不断开创中国式现代建设的新局面,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面对新时代社会治理难点,人民是最大依靠。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治理环境,我们要切实把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工作落细落小落实,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人心齐泰山移。有了人民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才能办成许多大事难事,才能解决好发展中的一切难题,才能应对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我们常说,人民是国家的根基、是国家的主人,同时也是党的力量源泉。当务之急,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厚植人民情怀,紧密依靠人民、团结人民、把人民的力量汇聚起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添砖加瓦。
面对新征程民族复兴伟业,人民是最大依靠。民族复兴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各个国家都在探索实现自身的民族复兴之路。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大国,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面前,也必然要面对民族复兴所带来的各种压力风险和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民族复兴伟业大步向前,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这是让世界刮目相看的。面向未来,我们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依靠人民群众,共同攻坚克难,去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去迎接新的伟大胜利与荣光。
(作者系重庆能源工业技师学院教师、“七一客户端”专栏作家)
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令人期待
胡文江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 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样一句话:“我们要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让大家心情愉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从党的根本宗旨出发,立足初心使命,对所有共产党员提出了总目标和总要求。新时代阶层构成多元,需求必然多元,党员干部“以为”的好日子,只有和老百姓“向往”的好日子合拍,才是真正的好日子。“心情愉快”是公平正义的追求,“人生出彩”是成就感的爆棚,“梦想成真”是人生价值的取向。只有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方能真正达到“为民服务”的效果。
“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从民生保障的结果导向出发,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生活需求存在的主要矛盾展开分析,打通“家事”与“国事”的界限,把千家万户的“家事”当成“国事”来办,家庭的完整温馨,家教的科学严格,家风的接续传承直接关乎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的营造,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安定有序又反过来为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提供保障,“家事”与“国事”的辩证法讲透了家庭和美与国家发展的现实逻辑。
“现在,社会节奏很快,大家都很忙碌,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充满了对人本身的贴心关怀,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继承和现代化延伸。为了既定目标,每个人都在劳动,每个人都在奋斗,每个人都在奔跑。这样的劳动强度和持续的生活压力难免会让人们产生疲惫、厌倦等负面的精神状态。政府部门,尤其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该从“人性”出发,通过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让人民群众的劳动成果被看见、被认可,让人民群众被关心、被鼓励,让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幸福感充盈内心。
“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是为了弥补劳动成果认定体系的滞后和不完备。比如,当人们升职加薪的路径窄化、内卷,人们在同一赛道奔跑就会更加拥挤,竞争就会愈加激烈,公平正义往往就会受到各种挑战。事实上,社会发展是各行各业的有序发展,需要各级各类优秀人才,面对现实中的这种“窄化”“内卷”决不能抱残守缺,或及时修改游戏规则,或开辟新的赛道,本着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原则积极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才能真正消除歧视、鼓励冒尖,让大家心情舒畅地投入到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中去。
(作者系教育部高校网络教育名师,“红笔网”创始人、总编辑,汉江师范学院副教授)
(“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五人谈’”五位作者均系“冉彪评论”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