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如何落实好这一要求,抓好这个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具体的方法论,那就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因地制宜解放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创新发展。发展要有宏伟的目标,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回顾党带领人民群众奋斗的发展历程,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到新中国建设、开展社会主义革命,从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今天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因地制宜解放发展生产力,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指引下,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虽然也遇到一些风雨和挫折,但是,大河奔流、不可阻挡,中国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奋楫扬帆、向光而行,谱写了经济高速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的传奇。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理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国人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是党的职责使命。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2023年9月被首次提出,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央政治局2024年首次集体学习时亦聚焦新质生产力,又在全国两会期间被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具体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就吹响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冲锋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正昂扬阔步春天里。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法论。中国人必须深刻认识、认真领会、努力践行。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但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也不是搞一种模式,必须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聚焦关键环节扎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等等。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遵循。
蓝图壮美激奋进,民生图景鼓信心。必须学好、用好“新质生产力”方法论,让政策聚焦发力、彰显制度优势,工作加倍努力、喷薄奋斗伟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谱写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篇章。
(红笔:殷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