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获悉: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6月17日《人民日报》)
近年来,不时出现的网络暴力信息严重扰乱网络秩序、破坏网络生态。网络暴力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产生了恶劣社会影响。《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出台,可谓适逢其时。
良法善治来护航,加强整治正当时。网络暴力,危害不小。治理网络暴力,刻不容缓。《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是第一部系统治理网络暴力信息的部门规章,为维护网络空间清朗、百姓精神安宁构筑了法治屏障。《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明确,网络暴力信息治理坚持源头防范、防控结合、标本兼治、协同共治的原则,建立网络暴力信息监督管理机制,鼓励网络相关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有了部门规章,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让其真正发挥作用。
打好监管“组合拳”,强化监管题中义。通过网络以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形式对个人集中发布的,含有侮辱谩骂、造谣诽谤、煽动仇恨、威逼胁迫、侵犯隐私,以及影响身心健康的指责嘲讽、贬低歧视等内容的违法和不良信息,危害不小。主管部门应当畅通举报渠道,让公众可以通过相关渠道进行举报。接到举报后,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处置,坚决铲除网络暴力滋生蔓延的土壤,遏制住网络暴力滋生蔓延的势头,使网络暴力销声匿迹,以免网络暴力带给公众心理上、精神上等各方面的损伤。
信息内容要管理,网站平台责任大。网站平台上的信息是否健康积极向上,事关网络空间是否清朗。《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明确,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履行网络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完善网络暴力信息治理机制,履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义务,制定和公开管理规则、平台公约并与用户签订服务协议,定期发布网络暴力信息治理公告等。各级网站平台都应将其落实到位,及时巡查网站平台上的信息,发现网络暴力信息及时处置,以免网络暴力信息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污染网络空间、冲击道德文明底线。
清朗网络你我他,治理网暴靠大家。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暴力是网络空间的“毒瘤”。清除网络暴力“毒瘤”,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每个人都应强化主人翁精神,激发主观能动性,增强参与网络暴力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一方面,自身不能制作、发布、传播网络暴力信息。另一方面,碰到网络暴力信息时,可以及时向主管部门举报,方便主管部门查处。人人参与网络暴力治理,可以汇聚成网络暴力治理的强大合力,形成网络暴力人人喊打的阵势,推动网络暴力治理取得实效。
“按键”变身“伤人箭”,网络暴力危害大。网络不是法外地,遵纪守法当记牢。《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亮出了法治利剑,给网络暴力戴上了“紧箍咒”。全社会都应积极参与网络暴力治理,守护网络空间天朗气清!
(红笔:李兆清 编辑:宁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