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作品 > 正文

【红笔时评】擦亮法治利剑,让“按键伤人”无所遁形

时间:2024-06-19 浏览量: 作者:乐兵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部门印发公布《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广大网络用户获得更多表达渠道。据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网友们在自由“冲浪”的同时,常常会感受到网络暴力的伤害,严重污染了网络生态,让每位网络参与者深受其害。治理网暴,凝聚着社会期待。如今《规定》的出台,既回应了民众的关切,更为治理网暴提供了清晰路径,对进一步建立网络暴力信息治理制度体系,有力提升治理效能等,都具有深远而积极意义。

网暴猛于虎,必须祭出重拳。互联网不是非法之地,按键伤人、颠倒黑白、搬弄是非的违法违纪行为,必须以“长牙齿”的严厉手段予以制止,以违法必究、执纪必严的高压态势坚决整治,才能堵住网络暴力的“违法漏洞”。《规定》提出,对组织、煽动制作、复制、发布、传播网络暴力信息或者利用网络暴力事件实施恶意营销炒作等行为的组织和个人,应当依法从重处罚。网络暴力成本低、追责难、伤害性大,只有利剑出鞘、重拳出击,加大对不法分子的震慑,才能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呵护健康精神家园。

如果说网络暴力行为是淹没理性、蚕食公序的洪水猛兽,那么网络平台理应成为一道守护精神家园的坚固堤坝。从建立健全网络暴力信息特征库和典型案例样本库,到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和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网络暴力信息的识别监测。《规定》明确,广大网络平台要通过强化技防和加大信息审核力度等方式,切实扎紧网络暴力信息“出笼”的栅栏,避免不法分子把非法窃取的用户隐私信息作为施行网络暴力的切入点,制作、复制、发布、传播网络暴力信息,全方位堵上网络暴力的“漏洞”,形成遏制网暴者“按键伤人”的强大合力。

治理网络暴力,需要你我携手同行。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遏止网络暴力,净化网络空间,是大家共同的呼声。“众人拾柴火焰高。”治理网络暴力不仅要有监管部门和网络平台的积极作为,对网络暴力行为防微杜渐,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身处网络空间的人共同努力。就我们每个人而言,不仅要坚决守住“不干网络暴力之事”的这条底线,更要对于发现的网络暴力信息第一时间向监管部门举报,构建“源头防范、防控结合、标本兼治、协同共治”的格局,形成网络暴力人人喊打的阵势,推动网络暴力治理取得实效。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为将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则落到实处,《规定》还健全了网络暴力信息监督管理机制和法律责任相关规定,规定了网信、公安、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等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责和相关部门的协同治理机制,明确了相关处罚措施,要求“及时受理、处理公众投诉、举报并反馈处理结果”就不能停留于纸面或口头中,而应落实在行动中,制定有明确的量化考核机制。

提升网络暴力信息治理效能,还网络空间以清朗。《规定》从信息内容治理的维度,找准网络暴力治理的基础和关键,形成对网络暴力行为的“釜底抽薪”,必将成为营造良好网络生态、保障公民合法权益、防止“按键伤人”的又一道防火墙。

(红笔:乐兵   编辑:宁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