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沿线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保护优先,不断继承和创新大运河文化内涵,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进展,千年大运河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11月18日央视网)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大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大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保护好大运河,大运河才能更好地造福人民。
推动生态修复,促进全方位保护。生态环境是大运河价值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运河文化带存在的基础、背景和条件。生态修复,是指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综合修复被污染环境。浙东运河,实施“河城共生”保护项目,清理周边重工业企业,从源头上消除污染。江苏依法依规加强港口码头、滨河生态空间、建设项目等管理,严控沿线项目盲目上马,着力打造低碳高效、绿色发展的美丽中轴。大运河河北沧州段,建成20多个生态公园,地下水稳步回升。大运河北端,北京建成城市副中心绿心森林公园,与大运河森林公园一起,形成旅游景区。沿线省份全面建立河长制,夯实守护河流的责任。推进生态修复,让大运河沿岸生态环境越来越美。
推动文化传承,促进全方位保护。大运河文化,汇聚了漕运文化、水利文化、船舶文化等,构成了璀璨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1年,《大运河国家文化工业建设保护规划》出台。保护传承好大运河文化,是沿线省市的共同责任。经过努力,沿线省市1200多项水工遗存、运河古道、名城古镇等遗产得到保护。江苏扬州建起了大运河非遗文化公园、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河南洛阳,隋唐大运河故道建成了洛浦公园和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人们沉浸式体验大运河文化、国风文化。感知到大运河文化的魅力,会有更多人加入传承大运河文化的行列中。
推动高效利用,促进全方位保护。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方能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沿线各地通过整治改造运河河道、提档升级基础设施,强化了大运河的航运功能。山东济宁港航龙拱港,建成全国内河首家全流程自动化集装箱港口,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港口着力打造研学游、工业旅游等场景,宣传运河记忆。江苏宿迁持续做好运河港的“智慧港口”建设,深耕应用场景,港口借助数字化管理平台就能实现全面自动化作业。江苏徐州新沂窑湾古镇,存留下来的古商会馆、古庙、古桥、古槐、名人碑亭等具有较高文物价值,通过保护开发建设,成为深受游客喜爱的旅游景区。繁华的商贸活动、丰富的旅游业态,运河沿线活力满满,大运河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千年运河,川流不息。持续推进生态修复、文化传承、高效利用,保护好大运河,大运河古韵流芳、焕发新生,必将在新时代“流淌”出无限精彩,更好地造福沿线人民!
(红笔:李兆清 编辑:宁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