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作品 > 正文

【红笔网评】绷紧粮食安全之弦 节约粮食势在必行

时间:2024-11-28 浏览量: 作者:李昊阳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根据《2023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报告》,我国食物总体损耗浪费率约为22.7%,可见在任何情况下都须始终绷紧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这根“弦”,节约粮食和反食品浪费势在必行。

作为人口大国,我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靠的是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对粮食问题的高度重视、科学决策、常抓不懈。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守好十四亿人民的粮袋子至关重要。《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的出台,将很大程度上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确保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在《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中规定,到2027年年底,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更加健全,粮食损失和食品浪费统计调查制度、标准规范和指标体系不断完善,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损失率控制在国际平均水平以下,将更好地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给餐饮行业、机关食堂、学校食堂、企业食堂等制定人均每餐食品浪费量明显下降的目标任务,能有效遏制“舌尖上”的浪费,促进养成惜粮如金、节粮成习的良好风尚。

对于减少家庭和个人食品浪费,党和政府要加强正面引导,注意采取政策解释、鼓励宣传的方式,比如倡导营养均衡、科学适量的健康饮食习惯等相关措施来潜移默化推进移风易俗,使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对于餐饮行业、单位食堂反浪费行动,要注意综合施策、形成合力,同时要因时因地制宜,在机关、学校、企业不能简单“一刀切”,在粮食生产、收购、储存、加工、销售、运输全流程各环节压实责任。

除此之外,还要通过多措并举来提高粮食产量,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一是增强科技支撑。科技是粮食稳定增产的“助推器”,要通过科技赋能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用现有的耕地获取更多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二是保障种子安全。种子是粮食安全的芯片,要加大育种研究,良种繁育,更好地解决农业缺“芯”之痛。三是严控耕地面积。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在划定“三区一线”时合理区分用途,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统筹用好农村撂荒地。四是守好粮库安全。粮库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要加强审计监督和外部监管,避免“粮耗子”监守自盗,严厉打击粮食领域贪污腐败等不法行为。

(作者:李昊阳   编辑:宁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