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作品 > 正文

【红笔时评】化解“内卷式”竞争提高发展质效

时间:2024-12-16 浏览量: 作者:张全林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明年要抓的重点任务部分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这一表述引人关注。这是因为,“内卷式”竞争日益增多,小到电商平台的网店经营,大到新能源车厂之间的残酷价格大战,“内卷”随处可见。长此以往,必将严重降低企业利润水平,削弱产业发展质量,影响高质量发展大局。

破解“内卷式”竞争,要用好政府与市场“两只手”。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引导创新,科学优化产业布局,让企业各展其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也要通过加强法治建设、完善市场规则、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等手段,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治理“内卷式”竞争,因地制宜谋发展是关键。要想走出“内卷”困境,就不能忽视产业发展规律和自身条件,要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同地区、不同技术路线、不同产业类型都要结合各自的特点和优势,采取不同发展路径,避免一哄而上、泡沫化。

产业布局切忌同质化,应本着求异而为的原则,避免零和竞争。一股脑儿上新能源汽车,必然导致产能过剩。对于大多地区来说,立足传统产业,加快绿色转型,全链条推进源头减碳、过程降碳、末端固碳,一体推进控煤、稳油、增气、引电、扩新,推进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就是发展新质生产力。

治理“内卷式”竞争,核心要领是把握供需平衡。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才能解决好“内卷式”竞争难题。比如,对于产能绝对过剩,可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走出去”实现产业转移,实现无伤害化解;对于产能相对过剩,应查找消费动力不足的原因,有针对性完善政策框架与工具,进行税收、福利等事关收入方面的调节,并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战略布局,方能奏效。

治理“内卷式”竞争,守住市场游戏规则是基础。避免“内卷式”竞争,强化行业自律至关重要。所谓行业自律,就是行业内各方主体应当达成共识,不能只顾赚快钱,僭越底线和红线,不顾行业未来命运。作为企业,应有自主创新的主动性,加大研发投入,拓展新的市场空间,避免陷入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就行业来讲,可以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和规则,规范市场行为,形成广泛共识,并加强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走创新、求共赢的路线。

治理“内卷式”竞争,树立正确政绩观很重要。“内卷式”竞争与地方产业同质化发展有很大关系。有的地方为了出政绩,忽视产业发展规律,什么热门就上什么,不顾实际上新项目,造成产业规模化不足,加剧了“内卷”现象。善用自身比较优势,进行差异化产业布局和招商引资,才能构建良性竞争生态。

只有创新,才能打破以低价低质低成本占领市场的局面,开拓新的利润空间。立足创新根治“内卷式”竞争,既包括硬科技创新,也包括软价值创新。把更多精力和财力倾注在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上,不断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从规模竞争走向技术创新竞争,才能摆脱“内卷”泥潭,培育出更多新质生产力。

(红笔:张全林  编辑:宁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