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12月20日《人民日报》)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三农”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努力担当作为,全力真抓实干,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方能跑出农业强国建设“加速度”,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牢记“国之大者”,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粮食生产和农业的支持。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数据显示,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4130亿斤,在连续9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的基础上,首次超过1.4万亿斤,实现高位增产。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的统筹谋划,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国不断优化耕地保护管理举措,守牢了18亿亩耕地红线,为保障粮食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
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当前,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如火如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底线任务。河北省滦平县花楼沟村深入推进驻村帮扶,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围绕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综合施策,可以更好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紧抓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对口帮扶的契机,推动柞水木耳等农产品迅速发展。柞水木耳等农产品在东部地区的销售额连年上涨,已近8000万元。江苏南通海安、陕西汉中略阳深入推进劳务协作,先后有1400多名略阳务工人员在海安就业,获得了满意收入,收获了满满幸福感。
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03年,浙江省委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20多年来,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繁荣乡村文化,推进移风易俗,可以更好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湖北省兴山县水月寺镇晒谷坪村,硬化路连通,自来水入户,手机信号满格,乡村建设成效显著。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组建起了农民乐团,不光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甚至走出了国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持续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乡村更加宜居宜业,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会逐渐提升。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从战略上布局、在关键处落子,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力度,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广袤乡村前程似锦,农民的生活更加美好,农业强国的宏伟蓝图将更好地照进现实!
(红笔:李兆清 编辑:宁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