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作品 > 正文

【红笔网评】让共同缔造成为推动成果“创造性转化”的强劲引擎

时间:2024-12-31 浏览量: 作者:周丽雅

12月19日下午举行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专题培训班,会议分别交流了在城市、农村地区开展共同缔造试点工作的经验做法,王蒙徽表示,要加大对前期试点的总结评估,对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要及时总结提炼、完善规范,在面上推广,更要区分不同情况,实施分类指导,提高改革试点工作的有效性。最重要的方法是要因地制宜寻找共同缔造“金钥匙”,才能持续推动成果“创造性转化”。

当下,需要找到进一步推动共同缔造“创造性转化”的“金钥匙”。而如何用好这把“金钥匙”做出更多成效、实效,一方面需要我们充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需要正确认识不同区域的特点差别化探索,从而有效提升群众的参与感、归属感、认同感。另一方面,需要在传承和发扬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和实际需求,进行创造性转化。

找到“金钥匙”是推动共同缔造成果“创造性转化”的前提,需要我们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坚持新视角精准分析可行性发展路径。各区各试点地方要以新方式盘活自身优势,因地制宜找到可行的路子。在推动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探索。尊重基层群众实践,务必使共同缔造的思路、决策、措施都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区群众诉求,做到共同缔造为了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受益。要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居民的期望和需求,精准识别不同社区的差异性,包括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经济水平、为差别化探索提供有效依据。建立激励机制,例如实施“以奖代补”,对群众公认、反映良好的项目实施“以奖代补”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建立常态化监督评价机制,如设立“流动红旗”制度对人居环境开展常态化评议,评比增强群众参与感。

然而,湖北地区各个地区发展相对不平衡,各个地区实施条件差异较大,要做到“创造性转化”,还要鼓励不同地区进行差别化探索。要完善治理机制,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和居民需要个性化制定共同缔造方案,注重方案的可行性和针对性,避免“一刀切”。自觉抓住不同地区群众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只有坚持目标、清晰规划、踏实奋斗,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点,善于从不同地区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寻找“金钥匙”切入口,农村地区要发动群众参与过程中,注重让人居环境从“脏”变“美”,让“养老”变“享老”,让“流动花朵”不“流动”,城市地区则重点要注重群众生活从“散”变“聚”,幸福指数从“无”变“有”,只有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差异性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才能让各地试点工作的“金钥匙”与“创造性转化”相结合,才能确保方法到位,方式得当,工作得力。

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形成经验,加强宣传。方能推动“创造性转化”。各地区要搭建“共同缔造”工作室、开展“共同缔造”联动大会,写好“共同缔造”宣传板报,搭建“共同缔造”议事平台,发挥“共同缔造”乡贤能人优势、通过创新共建模式与途径、建立监督议事机制与激励机制、持续总结和改进,准确把握共同缔造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一方面把做得好的地区当作核心示范点,另一方面还要发挥示范点对全局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也要加强对示范点工作统筹,科学组织实施,及时总结推广,扩大宣传面,持续做好推动成果“创造性转化”。

(作者:周丽雅  武昌区“昌言家”网评团队  编辑:宁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