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作品 > 正文

【红笔时评】新年贺词里的“头等大事”彰显人民至上如磐初心

时间:2025-01-03 浏览量: 作者:罗建华

在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里,“人民”是不变的主题。他始终牵挂着人民,为人民由衷点赞。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习主席回顾这一年来他到地方考察时,看到大家生活多姿多彩。从甘肃天水的花牛苹果,到福建东山的澳角渔村,从天津古文化街,到银川多民族社区……步之所及,挂念于心。习主席说,对大家关心的就业增收、“一老一小”、教育医疗等问题,我一直挂念。(1月2日人民网)

“人民”,始终是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中的关键词,鲜明醒目、温暖有力。向人民致敬,问民生冷暖,为时代讴歌,给改革鼓劲……一年又一年,自2013年岁末,每到辞旧迎新之际,习近平主席都会发表新年贺词,与全国人民一道,回顾过去一年团结奋斗、砥砺前行的历程,展望新一年的美好蓝图、使命担当。“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回望过去一年深入群众的温馨点滴,一句句深情的话语、一缕缕真切的关怀,展现出人民领袖对群众的无限牵挂,彰显了一个大党人民至上的如磐初心!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回望2024年的民生图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最醒目的标识,人民群众享便利、得实惠是最真切的注脚。这一年,国家教育支出增加4%,主要用于改善薄弱地区的办学条件,让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有序流动;国家针对重点就业群体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促就业活动,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49万人;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万多个,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整体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超1万亿元,存量房贷利率批量下调惠及5000万户家庭……凡此种种,桩桩件件,都是为了百姓拥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舒适的居住条件。一年来,基础养老金提高了,房贷利率下调了,直接结算范围扩大方便了异地就医,消费品以旧换新提高了生活品质……件件都在讲述“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对多样化需求,增进民生福祉就意味着不仅要解决“有没有”问题,更要解决“好不好”问题。从孩子能有好的教育,到老人能有好的养老服务,再到年轻人能有更多发展机会……一个个朴实的愿望,饱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的一年,如何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这件“头等大事”办得更好?“我们要一起努力,不断提升社会建设和治理水平,持续营造和谐包容的氛围,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如是宣告。坚持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就重点解决什么、推进什么,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必将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把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落实到为民造福的具体行动上,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将会更加精彩。

(红笔:罗建华  编辑:宁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