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月13日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我国外贸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实现了总量、增量、质量的“三量”齐升。(1月13日人民网)
外贸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晴雨表”。2024年,面对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的不利局面,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整体保持质量提升、数量稳定的良好发展势头,既有量的合理增长,又有质的有效提升,是“货真价实”的高质量发展。从总量看,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连续跨过42万亿元、43万亿元两个万亿级大关。2024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43.8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我国作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更加稳固。我国已经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外贸“朋友圈”越来越大。从增量看,我国去年外贸增长规模达到了2.1万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外贸总量。目前看,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也是较快的。从质量看,进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高技术产品增势良好,自主品牌出口创历史新高,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业态蓬勃发展。
新动能加速汇聚,新亮点不断涌现。外贸企业能否在国际市场中创造出新的竞争力,关键取决于能否培育起以技术为核心的产品质量优势。一直以来,我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一系列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稳外贸政策措施相继出台,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成长,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不断增强,重点产品出口优势持续巩固。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去年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长了8.7%,占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了0.9个百分点,达到了59.4%,其中高端装备出口增长超过四成。新产品、新业态品牌不断涌现,外贸含“新”量不断上升,更多高科技属性的新产品加速出海,电动汽车、3D打印机、工业机器人出口分别实现了13.1%、32.8%、45.2%的增长。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交织的背景下,我国外贸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新质生产力,这一源自科技创新、产业变革与国际合作的力量,正以其独特的优势,为我国外贸国际竞争力跃升提供强大动力。
外贸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2025年,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将持续放缓,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持续抬头,地区和区域冲突持续演化,各国贸易摩擦数量持续增多,国际市场需求增长动力不足,我国外贸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当前,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仍不容忽视。越是面对外贸发展中的压力挑战,越是要主动求新求变,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挖掘潜力,激发动力活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外贸体制改革”,从强化贸易政策和财税、金融、产业政策协同,创新发展数字贸易,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方面作出安排。总体来看,我国外贸出口韧性强、潜力大的优势条件没有变化。在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接续发力下,在外贸新动能的持续推动下,我国外贸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发生变化,也不会发生变化,我国外贸将持续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
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有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和产业体系配套完整优势作支撑,有敢闯敢拼、勇于创新的万千经营主体勇毅前行,有各项稳外贸政策举措发力护航,必将为我国外贸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进一步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实现外贸质升量稳目标,我们步履铿锵。
(红笔:罗建华 编辑:宁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