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跑”出新纪录!2月23日,来自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今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为90.2亿人次,创历史新纪录。40个日夜,超90亿人次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往来穿梭,既彰显了流动中国的澎湃生机与活力,也充分展示了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态势。(2月23日人民网)
春运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2月22日,2025年春运收官。40天,90.2亿人次出行,其中铁路、民航发送旅客分别达5.1亿人次、9020万人次,自驾出行量71.7亿人次,均创历史新高。春运,这场“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奔涌着流动中国的生机活力,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人口流动中,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向前的中国展现在人们面前,也映射出愈发坚实的中国信心。从容春运,品质春运,商机春运,开放春运……站在90亿人次的历史刻度回望,春运,恰如一趟疾驰的时光列车,意气风发奔向一个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中国。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加速照进现实,织就中国特有的春运风景。全球首个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在今年春运迎来“首秀”,全长约24公里的超级工程日均车流量超10万车次,为珠江两岸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提供更为便捷的通行条件;全长164公里的沪苏湖高铁加入春运“群聊”,这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线路,以最短路径将江浙沪两省一市紧密相连,作为“轨道上的长三角”中重要一“横”,为长三角路网规模和现代化水平提质增效……面对大规模的人员流动,一张安全、便捷、智慧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形成,承载着一个活力满满的流动的中国。如今,我国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里程已达600万公里,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邮政快递网和世界级港口群。更加强大的交通基础设施缩短了出行起点和终点的时空距离,让人们出行有了更多更好选择,这场“全球最大规模人口迁徙”的速度,正越来越快。
消费场景不断丰富,出行大流量加速转化为消费增长点。流动的是人,激活的是需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人们拥有更长的假期时间、更丰富的文化活动,人们不再只是回家探亲访友,更愿意走出家门,甚至走出国门,去追寻“诗和远方”。这个春节假期,新兴的旅游流与传统的探亲流相互交叠,中国人的“乡愁”和“诗与远方”彼此融汇,演绎出更多春节“新过法”,描绘出一幅春运“新图景”。逛庙会、赶大集,返乡寻觅年味;玩冰雪、沐海风,打卡心仪城市……许多人先探亲、再旅游,“多段式”度假、公铁空联程,假日出行更火了,文旅市场“燃”起来。赏绝活、舞英歌,老年俗“唱主角”;灯光秀、人工智能庙会,新场景“占C位”“文化+科技”“人文+经济”,各地做足“留客”文章,出行流量化作消费增量。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超5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出游总花费约6770亿元,同比增长7%。
日月春晖渐,光华万物新。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流动”则是当代中国繁荣发展的重要因素。春运不仅是一年一度的“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还是一场对于社会治理能力的“大考”。优异的答卷,离不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日益完善,也反映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透过春运图景,我们更加笃定“今天的中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超90亿人次的春运路上,积攒着继续前行的憧憬与力量。新的一年,流动中国活力澎湃,经济社会日新月异,高质量发展的车轮驰而不息。
(红笔:罗建华 编辑:宁云平 责编: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