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和常态化推进机制,完善覆盖全国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话题引发热议,有网友提问:办事材料和环节还有哪些可以减、怎么减?线上线下服务如何更好融合?推进政务服务改革,还有哪些更务实的举措?代表委员回应网友关切,积极围绕这些问题建言献策。(3月10日《人民日报》)
政务服务是政府与群众沟通的重要桥梁,其效率与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满意度和政府的公信力。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高效办成一件事,不仅成为政务服务改革的核心目标,更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备受关注的议题。祛除办事“痛感”,才能赢得群众的“好感”。
高效办成一件事,关键在于“高效”与“办成”并重。当前,政务服务在流程、效率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一些繁琐的办事流程、冗长的审批时间,不仅增加了群众的办事成本,更让群众感受到深深的“痛感”。因此,政务服务改革必须从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入手,让群众在办事过程中感受到便捷与高效。政府部门应深入梳理办事流程,去除不必要的环节和手续,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办事效率,确保群众能够快速、顺利地完成事务办理。
祛除“痛感”,赢得“好感”,需要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用心去感受群众的“痛感”,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只有真正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才能让群众感受到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政务服务人员应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专业的态度为群众服务。
政务服务改革还需借助科技力量,推动线上线下服务的深度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为政务服务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通过建设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的线上办理、数据共享和智能分析,可以有效提高政务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群众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办理各类事务,无需亲自跑腿,即可享受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
此外,政务服务改革还需强化监督机制,确保改革举措落到实处。政府应建立健全政务服务监督机制,对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政务服务改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需要政府部门的勇气和智慧,更需要群众的参与和支持。祛除办事“痛感”,赢得群众“好感”,是政务服务改革的最终目标。祛除办事“痛感”才能赢得群众“好感”!
(红笔:郭元鹏 编辑:宁云平 责编: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