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江苏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
当前,全国不少地方,科技创新,热潮涌动。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正催生无限可能,引领各地在产业新赛道上加速奔跑。
从“新”出发,努力实现更大作为。“要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国两会上的表述,凸显了企业创新的重要地位。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在湖北,宝路(十堰)绿色低碳高端专用车智造园,致力于建设“5G智慧新工厂”和“灯塔工厂”,打造数字化、智能化、国际化的绿色低碳专用车共享产业园。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处理器、存储器、显示驱动芯片等先进封测国产化,申请国内外专利超1600件。新质生产力赋能,企业跑出了发展“加速度”。
向“新”进军,全力推进科产融合。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是企业的重要课题。找准产业发展需求,实现科研成果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持续推进高质量科创孵化,全力推动“科创+产业”深度融合。该院围绕先进材料与系统集成领域持续优化建设,建成10余个研究中心和若干联合研发中心,集聚各级领军人才70余人,衍生孵化技术创新型企业90余家。南京邮电大学南通研究院针对集成电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难,建设“一站式集成电路封测设计与加工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国内中小企业芯片公测需求,提供“芯服务”。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不断涌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融合。
以“新”赋能,打造科产融合高地。高新区是以发展高技术产业、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为目标的高科技园区。湖北省武汉东湖高新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研制基地、全国最大的光器件研发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光谷光纤光缆占全国市场66%、国际市场25%,销量世界第一,培育出中国信科、华工科技、长飞光纤等全球知名的行业领军企业。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自2017年率先布局人工智能及数字产业以来,逐步构建起从技术研发到场景应用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形成人工智能产业链,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越来越多的高新区加速成长为科技创新主阵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向纵深迈进,各地的高新区发展得越来越好。
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殷殷嘱托,催人奋进。从“新”出发,向“新”进军,以“新”赋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得更好,更好地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科创实力越来越强,未来将无限美好!
(红笔:李兆清 编辑:宁云平 责编: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