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原创作品 > 正文

【红笔时评】以监管之力激活消费市场“一池春水”

时间:2025-03-26 浏览量: 作者:谭金山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为我国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市场监管部门作为消费市场的“护航者”,秉持“监管有力度、服务有温度、创新有深度”理念,通过一系列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创新实践,为消费升级筑牢根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品质量是消费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和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24年消费领域质量违法案件查处量同比下降12%,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商品合格率提升至99.2%,这充分体现了“质量追溯+信用约束”监管体系的显著成效。在新兴消费蓬勃发展的当下,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新产品层出不穷。市场监管需与时俱进,进一步拓展该监管体系的覆盖范围。借助区块链技术搭建全链条追溯系统,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流通销售及售后服务,实现产品信息全程可追溯且不可篡改。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能迅速定位根源并召回问题产品。同时,强化信用约束机制,多部门联合对质量违法企业实施全方位惩戒,限制其市场准入、金融信贷等关键经营活动,营造“不敢违法、不能违法”的市场氛围,彻底消除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顾虑,为消费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县域消费市场在我国消费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但长期存在监管资源错配、维权响应滞后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县域消费的升级与发展。市场监管总局以“铁拳2025”专项整治行动为突破口,创新构建“全域网格+数字维权”治理体系,有力打击农村市场假冒伪劣、价格欺诈等乱象。为持续释放县域消费潜力,市场监管部门应深化“铁拳2025”行动。运用大数据分析与AI技术,建立县域消费市场风险预警模型,通过实时监测与分析海量消费数据,提前发现潜在风险与违法线索,实现精准打击。加强基层监管队伍建设,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提升执法人员业务能力与法律素养,配备先进执法设备,确保监管效能稳步提升。推动监管体系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建立县域消费市场信用评价体系,对商家的商品质量、服务水平、价格诚信等进行量化评价并向消费者公开,激励商家诚信经营,营造安全、放心的县域消费环境,助力县域消费市场实现质的飞跃。

预付式消费在教育、健身等多个行业广泛应用,但因其资金安全风险较高,常引发消费纠纷。市场监管部门创新监管模式,推动建立第三方资金存管制度,覆盖八大行业,为预付式消费资金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市场监管部门需持续发力。加强对第三方存管机构的监督管理,制定严格的运营规范与监管指标,定期审查其资金存管情况,确保存管机构规范运作。逐步扩大第三方资金存管制度的覆盖范围,将更多涉及预付式消费的行业纳入其中,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到制度红利。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预付式消费资金流向、消费频次、商家经营状况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及时发现潜在风险,提前预警,有效防范商家跑路、资金挪用等问题,守护好消费者的“钱袋子”。

消费基础设施是消费市场发展的硬件支撑。市场监管部门创新实施“穿透式监管”模式,对4.4万亿元专项债券使用进行全链条精准把控,建立消费项目建设质量动态跟踪评价体系,确保资金使用效率与项目建设质量双提升。在此基础上,市场监管部门应推进“双轮驱动”战略。在重点商圈推行“服务认证”制度,制定涵盖服务标准、消费体验、环境设施等多维度的评价细则,引导商圈提升服务质量,打造国际化消费体验场景,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在县域商业体实施“星级评定”标准,从商品种类、价格合理性、购物环境等方面进行量化评定,激励县域商业体提质升级,完善县域商业体系。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促进不同层级消费市场在服务质量、消费体验上协同发展,构建多层次、高质量的现代消费生态体系。

从夯实质量基础到聚焦县域市场,从守护预付资金到优化基础建设,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举措层层递进。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深入推进的进程中,市场监管部门以精准监管为笔,以创新服务为墨,为消费升级保驾护航,激活经济内生增长的强大动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贡献不可或缺的市场监管力量,推动我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

(作者:谭金山  宜昌市西陵区市场监管局  初审:陈超  二审:宁云平  责编:文江)